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 3∶4
    B: 4∶3
    C: 2∶1
    D: 1∶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试卷
  • 2. 浏阳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腐乳的质量约为10克,体积约为8厘米3 , 则其密度为克/厘米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试卷
  • 3. 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克。

    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千克/米3
    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试卷
  • 4. 如图是荣获金奖的扬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形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试卷
  • 5. 如图甲和乙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由图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克,金属块的密度为千克/米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试卷
  • 6. 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小烧杯的质量为20克,则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克。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厘米3 , 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
    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填“大”或“小”),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章末复习
  • 7.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克
    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厘米3
    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千克/米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章末复习
  • 8.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正方体M,让M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匀速下降,进入水中,直到全部浸没。下图给出的是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M下降的高度h变化的实验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取g=10N/kg)

    A: M受到的重力为12N
    B: M的体积为4×10-4m3
    C: M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0N
    D: M的密度为1.2×103kg/m3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科技文化知识竞赛试卷
  • 9. 如图,一个底面积是10-2m2、高是0.1m的烧杯,内装有0.98kg的水,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将一个体积是2×10-4m3的小球轻轻地放入水中,小球静止时容器中有0.1kg水溢出,则小球放入容器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小球的密度为 kg/m3(g取9.8N/kg)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科技文化知识竞赛试卷
  • 10. 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1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上图所示。

    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

    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

    合理的实验顺序是(只填字母序号);
    由实验可知硬币的密度ρ=kg/m3
    实验中,欣儿运用了下列哪些实验方法____(填字母序号)。
    难度: 困难 题型:好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县2018-2019学年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