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质量为1千克的均匀物块,其长、宽、高为5.0cm×10.0cm×8.0cm,在拉力F=2.0N作用下,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1m距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g取10N/Kg) (     )

    A: 物块与桌面之间摩擦力大小是2.0N 
    B: 物块受到的重力为10N
    C: 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1千克    
    D: 物块的密度为2.5克/厘米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县2018-2019学年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 2. 星期天爸爸开车带小科去宁波书城购买科学资料,回来后小科向爸爸请教了有关车的一些问题,并做了记录,内容如表所示。

    平均车速

    30km/h

    等速耗油

    9L/100km

    油价

    7.23 元/L

    汽油(93 号)密度

    0.75×103kg/m3

    你根据小科记录的内容计算:

    若小科去宁波书城单程时间为 20min,则小科家离宁波书城的路程大约多少 km?
    往返路途中,用掉汽油多少千克?
    实际消耗的汽油大于(2)中的计算结果,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3.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密度计是利用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填“越小”或“越大”)。
    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用ρ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
  • 4.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离开水面到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 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

    长方体金属块的重力
    长方体金属块受到的最大浮力
    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
  • 5. 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0克。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1/5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克。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小球A的质量为30克
    B: ρ1与ρ之比为5∶4
    C: ρ2与ρ之比为4∶5
    D: ρ1与ρ2之比为3∶5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
  • 6. 小科过生日时,妈妈送给他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小科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他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cm3 , 水晶球的质量是g,水晶球的密度是g/cm3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7. 将一个密度为 0.9×103kg/m3 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 V1 和 V2 , 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別为 F1 和 F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V1∶V2=1∶1 F1∶F2=5∶4
    B: V1∶V2=4∶5 F1∶F2=1∶1
    C: V1∶V2=9∶10 F1∶F2=9∶8
    D: V1∶V2=8∶9 F1∶F2=10∶9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8. 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 200cm2 , 里面装有一定量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 B 处,示数是 18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 AB 的中点 C 处,示数是 23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g 取 10N/k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的质量是 2.8kg;②物体的体积是 1×10-3m3

    ③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15N;④从乙到丙,水

    对烧杯底面的压强减小了 260Pa。

    A: 只有①、②、④正确
    B: 只有①、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②正确
    D: 只有③、④正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9. 有一体积为 0.1m3 的冰块漂浮在水面上(ρ =0.9×103kg/m3 , ρ =1.0×103kg/m3 , g=10N/kg),则该冰块(    )
    A: 总重量是 1×103N
    B: 浸入液面以下的体积是 0.08m3
    C: 水上部分体积占总体积的 1/9
    D: 受到的浮力是 900N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10. 图像法是利用图像这种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达各科学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或规律的方法,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ρ1>ρ2
    B: R1>R2
    C: v1>v2
    D: p1>p2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