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东深供水工程,跨越东莞市和深圳市境内,水源取自东江.为对水质进行监测,定期取样测量其密度进行物理分析.如图是按A、B、C 顺序测量的过程,则取样河水的质量为 kg,密度为 kg/m3 .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河水的密度,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选填A、B、C 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液体密度的测量+++++++++32
  • 2. 小阳喜欢动手做实验,下面是她课后在实验室为测量物质的密度进行的一些尝试.

    小阳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 cm3 . 接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她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 这种方法测量的盐水密度会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
    小阳紧接着想要测量一种蜡块的密度.但是量筒却被其他同学拿走了,聪明的小阳想到了一种利用现有器材测量蜡块密度的方法

    第一步:把蜡块放入图乙烧杯的盐水中漂浮,调节天平平衡,记下天平的示数为81g;

    第二步:再用一个体积不计的细铁丝把蜡块全部压入盐水中稳定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记下天平的示数为85g;

    请利用上面(1)问中得出盐水的密度和测得的相关数据帮助小阳完成下列计算:蜡块的质量是 g;漂浮时蜡块所受的浮力大小是 N,蜡块被全部压入盐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是 N;蜡块的体积是 cm3 , 蜡块的密度是 g/cm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液体密度的测量+++++++++32
  • 3. 小明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端移动;

    ⑵测量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测得数据为170g;

    ⑶将部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 cm3

    ⑷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A的质量,如图丙所示;

    ⑸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 kg/m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液体密度的测量+++++++++32
  • 4. 小明上完体育课后,买了一瓶饮料.

    饮料瓶标签上有“净含量400g”字样,他想知道饮料的密度,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当用手握住竖直的饮料瓶不动,如图甲,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大小(大于/等于/小于)瓶的重力.
    拧瓶盖时,发现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如图乙,竖纹的作用主要是
    利用此饮料瓶和玻璃小瓶可以做成“浮沉子”,如图丙,当用力挤压饮料瓶时,玻璃小瓶会(上浮/下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液体密度的测量+++++++++32
  • 5. 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如图甲中,a、b、c为用天平测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填字母);

    由图b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
    将金属块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金属块的密度是. 

    若在此实验中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将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液体密度的测量+++++++++32
  • 6.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天平、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 g.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63g.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液体密度的测量+++++++++32
  • 7. 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牛奶的密度.小明先将牛奶倒入烧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93.5g,接着小明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 cm3 . 然后他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kg/m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液体密度的测量+++++++++32
  • 8. 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她测出了下列的物理量:①积雪的厚度;②脚印的面积;③脚印的深度;④冰的厚度  

    其中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设计实验测密度++++ 30
  • 9.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ρ酒精

    刚倒入时液体总体积为V1 , 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液体总体积为V2 , 则V1V2
    小芳想测量该混合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①测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1

    ②将容器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液体体积V;

    ③测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2

    方案二:①测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1

    ②将容器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液体体积V;

    ③随即测出容器质量m2

    以上两种方案中,可行的是方案(选填“一”、“二”或“一和二”).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用所选方案中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设计实验测密度++++ 30
  • 10. 老师讲过浮力以后,给学生布置一道思考题,已知该物体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但小于水的密度,哪个同学能利用现有的器材:水、酒精、两个相同的烧杯、刻度尺,测出该物体的密度.小马先思考了几分钟,给出了他的实验步骤,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表达式.

    ⑴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和酒精并做上标记;

    ⑵轻轻地把被测物体放入水中,并测量

    ⑶从水中取出被测物体,并用抹布擦干,接下来的操作是

    ⑷根据所测的物理量写出该物体的密度表达式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设计实验测密度++++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