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科学课上,老师将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一个容器中,不一会儿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接着用镊子将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霜是凝固现象
    B: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C: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 白雾是水蒸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7  升华与凝华
  • 2. 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接正确的是(   )
    A: 水壶中的水沸腾——液化
    B: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升华
    C: 冰箱冷冻室内壁上出现冰霜——凝固
    D: 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7  升华与凝华
  • 3.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 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
  • 4.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 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 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
  • 5. 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 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
  • 6. 下列关于水的沸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 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 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 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
  • 7. 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B: 沸腾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C: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汽化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 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
  • 8. 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指的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柴火。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 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
  • 9. 刚从开水锅里捞出的鸡蛋拿在手中不太烫,等蛋壳表面水分干了后就很烫了,这是因为(   )
    A: 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量向外逐渐散发
    B: 蛋壳不容易传热,要过一段时间手才感到发烫
    C: 蛋壳上的水未干时,水蒸发要吸收热量,由于蒸发很快,使蛋壳温度降低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 汽化与液化(第1课时)
  • 10. 喝开水时,人们经常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因为(   )
    A: 吹气加快了蒸发,而蒸发要吸热,会使水温降低得快一些
    B: 将冷气吹入水中,使水的温度降低
    C: 吹气使水杯中热的水下沉,冷的水留在上部
    D: 吹水的气把水的热量带走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 汽化与液化(第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