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图为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海水转变为淡水,该过程中相当于实验室中的。(选填“蒸发”或“蒸馏”)
    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处理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用该装置淡化海水,将太阳能转化为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模拟考试试卷
  • 2. 对二甲苯(简称 PX)是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微毒、具有可燃性。PX 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上述信息,写出 PX 的一点化学性质:
    常温下液态 PX 易蒸发变成气态,若环境温度升高,PX 的蒸发快慢将如何变化?
    由于人们对 PX 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建设 PX 化工厂的看法不一。下列观点中属于不支持建设 PX

    化工厂的有               。(可多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集云实验学校等五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试卷
  • 3. 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科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三校教研共同体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调研(三)试卷
  • 4. 小明在学习液体蒸发的特点时,老师让同学们用滴管从一烧杯中吸取酒精,在手背上滴一滴,体验一下感觉,结果手臂上感觉凉凉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猜想1:蒸发时要吸热,有致冷作用。

    猜想2:酒精的温度较低。

    针对上述两种同学们的猜想,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小明仔细思考之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⑴取三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甲、乙、丙,用甲温度计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记为t

    ⑵用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相等的同种酒精,其中一个玻璃瓶是敞口的(酒精会蒸发),另一个玻璃瓶口用塞子密闭(酒精不会蒸发),均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经过较长时间后,同时用乙温度计测量敞口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用丙温度计测量密闭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

    【分析】

    比较哪两个示数,可以验证猜想1,若两者示数不相等说明猜想1(正确/错误)
    比较哪两个示数,可以验证猜想2,若两者示数相等说明猜想2(正确/错误)
    若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出现t=t>t的关系,就能说明手臂上感觉凉凉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三校教研共同体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调研(三)试卷
  • 5. 将冰棍从冰箱的冷冻室取出,放进不锈钢茶杯,过一会,茶杯的外壁逐渐形成一些小水珠。请问这些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三校教研共同体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调研(三)试卷
  • 6. 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图1

    图2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有关;
    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小明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探究:在相同的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2甲、乙所示),经过相同的时间后(两杯中的水均有剩余),通过精确测量若发现,才能初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无关的结论。
    如果想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7. 小明洗完热水澡后,发现浴室内的A、B两根水管,水管A上布满水珠,水管B上完全见不到水珠,如图所示。小明认为A管通的是热水,B管通的是冷水。你认为小明的判断对吗?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8.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法来获得氧气和氮气。方法是先通过降温使氧气和氮气变成液体,然后利用它们的沸点高低不同,使其先后(填物态变化)而达到分离。根据表中信息,先由液体变成气体的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七年级某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决定探究物质种类与蒸发快慢的关系。他们选择了水和酒精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需要控制为相同的量是等。(写出一个即可)
    该兴趣小组根据实验描绘了水和酒精在蒸发时体积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为酒精,B为水。当环境温度上升时,图中表示酒精蒸发的虚线是(选填“甲”或“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如图所示为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冷凝剂是热的“搬运工”,把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工作时,冷凝剂在蒸发器里(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在冷凝器中液化(选填“吸热”或“放热”)。如此循环工作,从而使冷冻室保持相当低的温度。根据冰箱的工作原理,冷凝剂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选填“低沸点”或“高沸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