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加等量的水,用木夹夹住一块玻璃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所示。

    Picture_x0020_3

    按图进行实验,可以探究
    该同学认为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该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理由是

    与同学们交流时,有同学提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若要检验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2. 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第39题图

     
    用图甲所示的炖盅炖汤,锅盖周围有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选填“空气”或“炖盅”) 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在炖汤的过程中,能闻到汤的香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大煲内的水沸腾后,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选填“同时沸腾”或“不会沸腾”)。
    图乙和图丙所示的粒子模型表示沸腾的是(选填“图乙”或“图丙”)。
    当大煲内的水沸腾后为使汤料快点煮熟,加大火力让水沸腾更剧烈,分析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3. 如图所示试管中装有水,用带玻璃管的胶塞塞住,在玻璃管口处放一个纸做的小叶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后,小叶轮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5

    A: 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小叶轮的转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小叶轮的转动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内燃机中的压缩冲程与此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2月月考试卷
  • 4. 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    )
    A: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口见到大量白雾
    B: 夏天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附近出现“白气”
    C: 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潮解
    D: 舞台上撒干冰,出现云雾腾腾的效果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9年中考模拟测试卷(杭州)
  • 5.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B: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2 升华与凝华(第3课时)  同步练习
  • 6. 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 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D: 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2 升华与凝华(第3课时)  同步练习
  • 7. 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
    B: 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
    C: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
    D: 冰箱的致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2 升华与凝华(第3课时)  同步练习
  • 8.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些霜是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2 升华与凝华(第3课时)  同步练习
  • 9.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B: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C: 雪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D: 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2 升华与凝华(第3课时)  同步练习
  • 10.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2 升华与凝华(第3课时)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