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浓硫酸的箱子应贴的图标(   )
    A: 爆炸性
    B: 易燃性
    C: 毒性
    D: 腐蚀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写出仪器名称:⑧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填序号)。
    若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填“m”或“n”)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4 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2课时)同步练习
  • 3. 下列仪器中,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滴加少量液体的是,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填序号)。

    a.烧杯    b.滴管    c.酒精灯    d.试管     e.药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三校教研共同体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调研(三)试卷
  • 4. 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 烧杯
    B: 试管
    C: 蒸发皿
    D: 燃烧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5.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C: 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砝码
    D: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余姚市统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闻气体气味
    C: 读液体体积
    D: 熄灭酒精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7. 某兴趣小组测定双氧水(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加入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④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

    ⑤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⑥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

    在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为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中鼓入的X气体是   
    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初中分校(实验B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8下2-4章)
  • 8.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①的名称是 ;
    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  ;
    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b(填“>”、“=”或“<”);
    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装置(填“甲”“乙”或“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Ⅰ:如图是酒精灯的火焰示意图,该图中的①是;②是
    Ⅱ: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秒后取出, 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由下表得出结论:(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对该问题质疑的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最多,酒精灯加铁丝网或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

    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 10. 在实验室的测量工具中,有些工具刻度均匀,有些刻度不均匀,下列刻度线分布不均匀的是(   )
    A: 刻度尺
    B: 量筒
    C: 量杯
    D: 体温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