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建雄证实,结果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
    A: 建立假说
    B: 实验论证
    C: 详细观察
    D: 提出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小阳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在不同时间测得的玻璃杯中的水温的几组数据。

    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

    28

    25

    24

    24

    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并说明理由:
    若按表中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则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警察常常利用罪犯遗留下来的脚印来得出罪犯所穿鞋的尺码,从而计算出罪犯的身高。小阳对此非常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①分别测量并记录家中几位亲属的身高以及他们的脚长;②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数据。

    测量对象

    身高(cm)

    脚长(cm)

    169

    25

    表弟

    168

    25

    爸爸

    I 70

    26

    妈妈

    158

    23

    表妹

    135

    21.5

    从上述的表格中,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什么?答:
    小乐对此实验结果有所质疑,本实验中不严密的地方有哪些?(至少写出2点)答: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天气炎热时,知了的鸣叫声密集响亮;天气转凉时,就不易听到知了的鸣叫声。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就越多呢?针对此问题,要得到较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取的实验方案是(     )
    A: 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B: 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 下鸣叫的只数
    C: 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D: 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信鸽亦称"通信鸽",是经过普通鸽子驯化而成。信鸽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信鸽千里飞归老巢”,生物学家和养鸽专家对信鸽的归巢机能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信鸽的导航定位与信鸽的嗅觉有关,而木犀草素溶液能麻醉信鸽的嗅觉。

    为了探究信鸽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以下实验,请你补充相关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⑴将1000只生长发育生理状况、飞行能力等均相近的信鸽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⑵甲组用麻醉信鸽的嗅觉,乙组用等量的清水处理作为对照。

    ⑶在天气适宜情况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出归巢速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

    ⑷根据探究的问题,结合曲线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放飞距离较近时甲、乙两组差异不太明显(嗅觉丧失的鸽子在熟悉的环境下近距离放飞能够顺利归巢);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出现了明显差异,这一现象说明 。

    ⑸本实验选用许多只信鸽进行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小名与小风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该考虑哪些变量.
    按照计划操作,两位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表中.

    t/分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T1/℃

    80

    64

    55

    50

    41

    21

    20

    棉絮组水湖

    T2/℃

    80

    56

    43

    32

    28

    20

    20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经过 40 分钟后,比较用泡沫塑料和棉絮包的烧瓶内水温降低的度数是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第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医学上,头发密度是指头发覆盖区域内单位面积头发的数量。某科研人员为研究头发密度,选择76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志愿者,将头发覆盖区划分为顶部、枕部和左右两侧四个等面积的区域,分别在四个区域内随机取相同面积进行测量。测录头发密度时,把志愿者的头发剪短,然后用皮肤镜轻压测量部位,再拍照取样,并用电脑打开照片,如图所示。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表一:不同年龄头发密度

    年龄段(岁)

    人数(人)

    头发密度(根/厘米2)

    18~29

    24

    142~150

    30- -39

    18

    136-145

    40- 49

    17

    129~137

    50~60

    17

    125~132

    表二:某位志愿者不同部位头发密度

    部位

    头发密度(根/厘米2)

    顶部

    167

    枕部

    156

    左侧

    119

    右侧

    118

    皮肤镜相当于我们认识的观察工具;为什么选择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志愿者
    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表二是某位志愿者不同部位的头发密度,分析该志愿者可能处于哪个年龄段?并说明你的分析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树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题
  • 8. 西瓜味甘汁多,清爽解渴,是盛发佳果。在购买西瓜时,我们习惯用手来“拍打西瓜”,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就“拍打西瓜”这个环节,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收集事实证据
    D: 得出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树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题
  • 9. 2020年11月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开始,其中普查内容主要是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情况等等。下列选项中,与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A: 调查本班学生的近视情况
    B: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C: 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D: 测定一袋绿豆种 子的发芽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树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题
  • 10. 某天,科学老师上课的时候需要擦黑板,但是他一时找不到黑板擦,学生提醒老师可以用湿抹布来代替,结果湿抹布擦拭黑板的效果非常好,

    请根据这个生活现象,小科进行小研究,他设计了一个记录表

    抹布含水量

    1/4杯水

    1/2杯水

    3/4杯水

    1整杯

    擦拭效果

    他想研究的科学问题是

    有同学说这个表格设置不严谨,请你指出并改正
    有同学说擦拭效果不够具体,不好记录,擦拭效果的好坏我们可以看什么?(写出一个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树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