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同学们对体育课投掷的铅球材料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铅做的,有的认为是铁做的。于是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观察是否相吸。“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猜想假设
    B: 设计实验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在对呼出气体成分进行探究前,小科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环节(    )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制定计划
    D: 交流与表达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语馨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实验中的变量是
    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拓展反思】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

    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某科研团队为了研究骆驼奶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取30只,4周龄,身体质量为14g~16g的雄性小鼠,随机将小鼠分为3组,其中2组用药物诱导为患糖尿病小鼠。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组别

    小白鼠状况

    喂养

    灌胃处理方式

    实验前禁食12小时后血糖浓度/毫摩•升

    连续灌胃35d后禁食12小时后血糖浓度/毫摩•升﹣1

    健康

    营养饲料+水

                

    6.8

    6.99

    21.65

    患糖尿病

    营养饲料+水

    21.78

    21.38

    患糖尿病

    营养饲料+水

    每天灌胃0.01mL/g骆驼奶(注:g指小鼠体质量的单位)

    16.89

    丙组是本实验的实验组,对甲、乙组的灌胃处理应该是
    有同学认为本次实验只需要乙组和丙组相互对照进行实验即可,科研人员表示甲组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设置甲组目的主要是:
    根据上述实验的结果,你认为通过饮用骆驼奶来取代药物治疗糖尿病合理吗?并写出你的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3支洁净的试管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设计表格见答题卷)

    【思考】以上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什么要先进行消化,才能被吸收呢?

    【查询资料】班氏试剂与葡萄糖混合沸水水浴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班氏试剂与淀粉混合没有明显现象。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固定装置已省略)

    步骤一:在A中玻璃管内加入5ml淀粉溶液,B中玻璃管内加入5ml淀粉溶液与适量肠液,并置入烧杯中,在A、B烧杯中加入37℃的蒸馏水并保持恒温;

    步骤二: 一段时间充分反应后,在A、B烧杯及玻璃管内各加入适量班氏试剂,混合后将装置放入沸水中水浴2分钟;

    步骤三:观察A、B烧杯及玻璃管内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A玻璃管

    A烧杯

    B玻璃管

    B烧杯

    现象

    不变色

    不变色

    砖红色沉淀

    砖红色沉淀

    本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装置A、B中的半透膜是模拟

    【分析】比较装置A、B中的现象,能说明

    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模拟实验结果,帮助回答兴趣小组同学疑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饲料配制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

    鲈鱼饲养

    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        )。

    结果记录

    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
    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步骤②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六校联考阶段性测试试卷
  • 8.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科学家,其中两位是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他们因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获奖。1995年奎洛兹和他的博士生导师马约尔发现了一颗主序恒星周围存在的第一颗系外行星51Pegasi。奎洛兹使用径向速度测量(多普勒光谱仪)对51Pegasi进行了分析,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假设
    B: 设计实验
    C: 获取证据
    D: 作出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 9. 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20℃

    20℃

    30℃

    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光合作用强。
    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十校共进联考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苍蝇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如甲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它的脚很脏吗?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苍蝇搓“脚”是不是为了清除“脚”上的“脏物”。

    仔细观察发现:苍蝇与其他昆虫一样,它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设计实验:

    ①在A(瓶内无脏物)、B(瓶内)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一只品种、大小相同且脚上无脏物的活苍蝇(如乙图);

    ②在相同时间内观察并记录A、B两个玻璃瓶中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无关。

    ②若,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有关。

    实验评价与交流:

    小红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该如何改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十校共进联考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