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警察在破案时常根据脚印的长度来推断出罪犯的身高,考古学家也会根据古代人脚印的长度来确定古代人的身高。某同学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

    大胆的猜测:人的身高和脚长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人的脚越长,身高越高.

    收集事实与证据: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该同学分别测量了家中几位亲属的身高以及他们的脚长并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结果记录见下表。

    称谓

    身高/㎝

    脚长/㎝

     

    表姐

    162

    22

    7.36

    自己

    158

    21.5

    7.35

    爸爸

    172

    25

    6.88

    妈妈

    162

    23

    7.04

    外公

    167

    24.5

    6.81

    外婆

    165

    24

    6.88

    表格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评价与交流:另一同学认为该实验存在明显的不足,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2.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贝类)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中含有黄樟素。小明看了报道以后:

    ①小明猜测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

    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的食物。

    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

    上文中步骤①属于科学探究方法中的(   )
    步骤②采用的是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实验,其变量是
    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说明他最初的假设是(填“成立”或“不成立”)的。
    通过这个实验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3.4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1)
  • 3. 小孩发烧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是受凉了,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还是什么地方有炎症?就诊时医生会进行各种询问,并测量体温及听诊器听诊。医生的这些行为属于(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获取事实和证据
    D: 设计研究方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 4. 小明的爸爸在智能手机中装了手机计步类APP,小明每天只要把手机带在身上,就能显示出一天总共运动的步数,小明把爸爸的手机拿在手上,打开APP,往前走了10步,计步器显示增加了10步。小明想:手机是如何计步的呢?
    小明猜想:可能是手机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只要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显示运动的步数。于是,他拿着手机,坐在汽车里,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发现计步器示数没有变化。他的猜想是否正确?
    小明拿着手机,随着电梯升降从1楼到达5楼,发现计步器示数也没有变化,小明如此操作是因为他建立了的猜想。
    小明站在原地,把手机拿在手上,一前一后甩动手机,惊喜地发现计步器示数在变化,而且每向前再向后甩动一次,示数增加1步。由此你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食盐我们每天都摄入,爱思考的小明想,低浓度的盐水会不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⑴实验步骤:

    ①    取两个培养且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一定量的低浓度盐水:向乙培养皿倒入,作为对照组:

    ②甲、乙培养且分别加入正常的饱满水稻种子100粒,每个培养且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

    ③置于25℃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的萌

    发情况:

    ⑵实验结果:甲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2%.乙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3%;

    ⑶得出结论:低浓度的盐水不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小华认为实验存在不足,小明得出的结论并不准确,小华的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抽测试卷
  • 6. 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数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物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

    ②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

    ②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
    步赚②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
    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抽测试卷
  • 7.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选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组别

    A

    B

    C

    蚕卵数(个)

    1000

    1000

    8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培养湿度(%)

    75%

    75%

    75%

    孵化出幼蚕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A: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
    B: 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一样
    C: 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解化的温度是30℃
    D: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抽测试卷
  • 8. 下列关于“观察豆类种子的发芽及幼苗对光的适应”这一实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豆类种子发芽一般是先长出根、后长出芽的
    B: 豆类种子幼芽在出土前呈钩状,有利于保护幼苗减少因摩擦而损伤
    C: 因为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所以光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D: 实验需要在温暖、湿润且通风的环境中选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抽测试卷
  • 9. 为增强运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为代表的智能穿戴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健身人群喜爱。

    资料一:测定某项生理数据时,智能手环向手腕发出绿光,由于人体的皮肤、骨骼、肌肉等对光的反射是固定的,而血管由于心脏放缩和舒张,发生扩张和回缩,所以血管内的血液对光的反射是波动的,智能手环利用光电传感器能测定每分钟的波动次数。

    资料二:通过运动使肌肉增大的原理是:进行激烈运动时,肌纤维(肌肉细胞)受到较强刺激,会出现很多细微的破损、裂缝。运动结来后通过食物补充营养物质,最后对裂缝进行修复,把肌纤维修补得比之前更粗,经过长期的锻炼,肌肉就会逐渐增大。

    资料一中智能手环所测定的生理数据是指
    为促进肌肉纤维生长和修复应补充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多运动有利于瘦身减脂,请分析其原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在抗衰老领域,全球的科学家们投入了级大的热情与精力,除了俄罗斯学者所采用的干细胞方法,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还包括血液循环、热量限制、端粒酶等。下面是一个以血液进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①选取健康且生命特征相同的18月龄白鼠和3月龄白鼠若干只备用。

    ②分别推取3月龄和18月龄白鼠的血液若干毫升,分装到不同的瓶中备用。

    【实验设计】备注:3月龄白鼠为年轻鼠,18月龄白鼠为年老鼠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实验材料

    18月龄白鼠10只

    18月龄白鼠10只

    3月龄白鼠10只

    3月龄白10只

    实验步骤

    注射等量18月龄白鼠血液

    注射等量3月龄白鼠血液

    注射等量18月龄白鼠血液

    注射等量3月龄白鼠血液

    【实验探究】

    研究发现对物也有不同的血壶,因此给老鼠输血应该坚持的原则:
    实验中组都不用1只老鼠,而是用10只老鼠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比较两组可以研究“年轻白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白鼠产生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