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A.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大
B.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随水温升高而减小
C.在18℃~26℃范围内,平均孵化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大:在26℃~38℃范围内,平均孵化率随水温升高而减小
D.水温在26℃时,该鱼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最大
表一:不同年龄头发密度
年龄段(岁)
人数(人)
头发密度(根/厘米2)
18~29
24
142~150
30~39
136~145
40~49
17
129~137
50~60
125~132
表二:不同部位头发密度
部位
头发密度(根/厘米²)
顶部
167
枕部
156
左侧
119
右侧
118
【实验器材】 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绳子、天平。
【提出问题】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
假设二: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假设三: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有关。
组别
伞面材料
伞面面积 (cm2)
伞和重物的总质量(g)
降落时间(s)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平均
1
纱布
1200
100
8.6
8.5
8.7
2
棉布
9.3
9.5
9.4
3
防水布
130
10.7
10.8
10.9
4
1500
13.1
13.4
13.3
【得出结论】分析上述数据, 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有关。
有机化合物,应用于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灭火器等)是造成臭氧层变薄的主要原因。因为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平流层中的臭氧存在如下平衡:O3 O2+O;而氯氟烃进入平流层后会分解产生氯原子(Cl),进而发生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研究表明:平流层中1个氯原子大约可以破坏1×105个臭氧分子。
①氯氟烃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在上述反应中起着作用。
②如果某区域上空的臭氧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内大量生物在短时间内死亡,则该区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写出一条保护高空臭氧层的合理建议。。
①如果近地面处臭氧含量过高,将直接导致下列哪一类疾病增加?
A.呼吸道疾病 B.血液传染病 C.糖尿病
②如图是某地8月1日~5日的温度、相对湿度、近地面处臭氧浓度的变化。据图分析,该地这一时段近地面处臭氧浓度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是否有关?并阐述理由。
地点
潮虫数量
水泥路上
水槽边的石头下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干草地中
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