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自然正在向人类发出“警报”。

    【材料】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测得高达20.75℃的气温,再次刷新了南极大陆气象观测记录温度的最高值。

    【材料二】2020年2月底,南极地区又有新消息:气候变化引起南极地区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出现了“红雪”、“绿雪”现象,而且雪地表面颜色的改变进一步加速了积雪的熔化。

    【材料三】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以前在海拔5000m以上植物很难生存。但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珠穆朗玛峰附近,海拔5000m至5500m范围内的植被显著增加。

    材料二中,积雪加速熔化的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_______是植物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填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卷
  • 2. 在不打破鸡蛋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判断自然状态下保存的未知产出日期的鸡蛋新鲜度?小科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刚产出的鸡蛋密度相近,冷却后里面内容物收缩,会在蛋的一端形成气室。一般的鸡蛋一端大(称为钝端)、一端小(称为尖端)。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表面有很多微小气孔,以便于蛋内外的气体交换,同时蛋内水分可通过气孔排出。

    【实验过程】任选自然状态下保存的、大小相近的同一批适龄健康的母鸡于不同日期产出的鸡蛋20枚,将它们轻放在水中,观察静止后状态。

    【实验现象】⑴4枚鸡蛋漂浮在水面上,其余16枚鸡蛋沉于水底。

    ⑵沉于水底鸡蛋的钝端与尖端的连线与水平底面之间有一个夹角,记为θ。16枚鸡蛋的θ大小不一,但尖端基本上比钝端更靠近底面,如图所示是其中3枚鸡蛋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

    【思考与分析】鸡蛋的新鲜度会影响它的气室大小、密度大小和θ大小

    ⑶从实验现象可知:鸡蛋的气室位置在鸡蛋的(填“钝端”或“尖端”)附近。

    ⑷θ大小与气室占整个鸡蛋的体积比有关,图中3枚鸡蛋气室占整个鸡蛋的体积比从高到低排

    序为。由此可以从θ大小初步判断鸡蛋的新鲜度。

    ⑸自然状态下,随着鸡蛋存放时间变长,鸡蛋的会变小从而使鸡蛋的密度变小。可以判断,实验中漂浮在水面上的鸡蛋存放时间较久。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卷
  • 3. 晓丽为研究“影响蜂蜜黏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段时间。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淌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晓丽又用其他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晓丽得出的结论是
    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来表示。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 单元试卷
  • 4. 近年来,某市发生多起造纸厂废水灌溉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灌溉菜地,导致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发生变化。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作出假设: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放入A和B培养皿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不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1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的菜豆种子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是93%,B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是34%。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
    小明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其目的是
    根据上述实验,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根据上述实验,请你给造纸厂提出治理建议: (写出一条即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 单元试卷
  • 5. 某课外科学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发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表中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

    1号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号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号

    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号

    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

    5号

    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

    6号

    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

    该实验花盆组合可用来研究光照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 单元试卷
  • 6. 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

    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 单元试卷
  • 7. 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呼吸。
    实验后应该如何处理蚯蚓?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1.1 艳丽多姿的生物(第2课时)
  • 8. 为研究水体酸碱度对石蛙卵孵化率是否有影响。某科学小组取同一卵块上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石蛙卵600枚,平均分成六等份,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水槽内液体

    温度(℃)

    酸碱度(用pH表示)

    其他孵化条件

    孵化率(%)

    1

    1000毫升

    15~22

    5.0

    每2天换一次水,换水时要保护好蛙卵;保证定时通入氧气;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2

    2

    1000毫升

    15~22

    5.2

    2

    3

    1000毫升

    15~22

    5.6

    5

    4

    1000毫升

    15~22

    6.0

    78

    5

    1000毫升

    15~22

    6.8

    99

    6

    1000毫升

    28℃左右

    6.8

    87

    (注:表中的pH数值越小,表明水体酸性越强)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探究中每组都用了100枚卵,而不是只用少数几枚,目的是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温为15~22℃时石蛙卵孵化的最适pH为
    该探究中1~5组可以形成对照,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监测试卷
  • 9.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厘米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厘米

    30

    15

    10

    7.5

    6

    实验中短木条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影子长度L。(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保持相同的变量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监测试卷
  • 10. 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1号)和蒸馏水(2号)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两株植物在质量上的差别很大,结果如表。

    实验前植株重

    实验后植株重

    重量增加量

    1

    土壤浸出液

    91g

    272g

    181g

    2

    蒸馏水

    92g

    125g

    32g

    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在成分上有什么区别?
    由表中数据可知,号玻璃器皿中的玉米幼苗长势相对较好。
    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的生长除了要吸收水分外,还要从培养液中吸收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监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