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频率 ,发出声音的 不同。
    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速度一定比次声波的速度大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在唱歌
    D: “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十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定海水的深度
    B: 物体只要发生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并且其振动的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
    C: 鼓手敲击大鼓,我们听到鼓声的响度与鼓手敲击的力度以及距离鼓的远近有关
    D: 在城市居民住宅区有“禁止鸣笛”标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用以下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摸正播放音乐的收录机,发现机身在振动
    B:  拨动吉他的琴弦,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C:  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起水花
    D:  把两个圆纸盒用棉线做成一个“土电话”,可以实现10m内的对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6.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的特性的实验中。

    将塑料刻度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塑料刻度尺使其发出声音;
    将塑料刻度尺伸出桌面某一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的幅度不同,即不同;
    改变塑料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发现刻度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即不同;
    再取一钢尺,保持钢尺和塑料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程度均相同,听到钢尺和塑料尺发出的声音仍然不同,是不同造成的;
    此实验所运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五四学制)【xj】
  • 7. 在如图所示的小实验中,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原因的是(  )
    A:  轻重拨动钢尺
    B:  真空罩中的手机
    C:  改变塑料片划过梳子的速度
    D:  发声音叉弹开小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B: “隔墙有耳”——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 “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可以形成回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如图所示,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①声音具有能量;②声音能传播信息:③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正确的说法(  )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①③④
    C: 只有②③④
    D: 只有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五四学制)
  • 10. 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

    活动一:

    如图1,小丽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丽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小华把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可以激起水花。

    通过对上面的两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2:

    将金属衣架悬挂在细绳中央如图2(a)所示,当同伴轻轻敲击衣架时,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 传到耳中的;

    将细绳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并用两个食指堵住双耳,如图2(b)所示,再让同伴轻轻敲击衣架,这时你听到声音是通过 传到耳中的;
    通过对上面的两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三:

    如图3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随着瓶内空气被不断抽出,听到的声音变 (填“小”或“大”);并且可以由此推论: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抽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该现象可能原因是 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