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因为超声波传播得很远  
    C: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高炉镇普九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细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问题:

    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
    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Hz.
    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从材料四中可以知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上/下)拐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高炉镇普九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 3. 夜晚,我们经过装有声控开关的楼道时,往往要用力地拍手或跺脚将灯点亮,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的这一原理,“用力”是为了提高声音的这一特性来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高炉镇普九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 4. 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的实验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B: 乙图中用实验加推理的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 音叉抵在牙齿上,能听到音叉的声音是利用了空气传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橡皮筋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测试试卷
  • 5. 将耳朵贴在长铁水(管中有水)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水管的另一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
    B: 听到二次敲打的声音
    C: 听到三次敲打的声音
    D: 听到最后一次敲打的声音是水中传播的声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期中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
  • 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调不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期中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
  • 7.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又说明不能传播声音。如图是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图,这种下凹道路是在控制噪声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期中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
  • 8. 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6s后收到回波。若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海水深m;但是,超声波测位仪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测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期中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
  • 9. 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填“大”或“小”)的原理。
    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期中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
  •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C: 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D: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期中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