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
    B: 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电子、夸克
    C: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电子
    D: 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电子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物理试卷
  • 2. 依据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A: 原子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3. 原子非常微小,星系极其宏大,但两者却又许多惊人的相似,某同学搜集了碳原子和太阳系的一些信息,整理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

    原子

    星系


    原子直径约10﹣10

    太阳系直径约1016

    原子核体积约占原子总体积的

    太阳体积约占太阳系总体积的

     原子核质量占原子总质量的99.97%

    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

    原子内部的场景可类比为星系中行星绕着恒星运转.
    原子核或恒星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极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4. 关于微观世界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B: 固体中分子作用力几乎为零
    C: 分子是比电子更小的微粒
    D: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5. 阅读《探索微观世界》回答问题.

    探索微观世界

    世上万物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组成的,科学家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是从电子的发现开始的.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实验找到一种比氢原子还要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推断这种带负电的微小粒子是组成各种物质的原子中的一种粒子,人们后来把它叫作电子.电子的发现打破了自古以来认为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观,开启了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大门,汤姆孙也因此获得了190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汤姆孙发现电子,在客观上是由于高真空技术的发展,在主观上与他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勇于承认原子的可分性有重大关系.人们从电子发现的历史认识到:发现的最大困难之一,在于摆脱一些传统观念.

    电子带负电,而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因此那另外一些物质一定带有正电荷.那么,原子中带正电荷的那些物质是怎样的呢?在汤姆孙发现电子之后,对于原子中正、负电荷如何分布的问题,科学界出现了许多见解,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汤姆孙本人提出的一种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而电子则嵌在其中,这就是著名的“枣糕模型”.1909年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用α粒子轰击金箔时观察到了散射现象,但用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无法解释,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1919 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带正电的质子.1932 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了不带电的中子.由此确定了原子核就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那么质子、中子这些粒子是否也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呢?1964 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质子、中子等是由夸克组成的.夸克是否还可以再分?科学家们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原子到夸克,各种微观粒子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为原子、原子核、、夸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请根据文中对汤姆孙“枣糕模型”的描述,画出该原子模型的示意图.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6. 微观和宏观物体的大致尺度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电子﹣﹣﹣﹣原子﹣﹣﹣﹣生物体﹣﹣﹣﹣太阳系﹣﹣﹣﹣银河系
    B: 电子﹣﹣﹣﹣分子﹣﹣﹣﹣生物体﹣﹣﹣﹣银河系﹣﹣﹣﹣太阳系
    C: 原子﹣﹣﹣﹣原子核﹣﹣﹣﹣生物体﹣﹣﹣﹣太阳系﹣﹣﹣﹣银河系
    D: 电子﹣﹣﹣﹣原子核﹣﹣﹣﹣生物体﹣﹣﹣﹣银河系﹣﹣﹣﹣太阳系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7. 下列有关微观粒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微观世界中最小的粒子
    B: 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
    C: 电子绕着不带电的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D: 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气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8. 1909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的组成.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六校联考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9. 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图,是太阳系模拟图,每个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卢瑟福的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就相当于行星.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10.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在原子中绕核高速运转的是(   )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核子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17年物理中考二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