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B: 所有气体,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都可以液化
    C: 只有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 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江津区12校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 水的凝固点是0℃
    D: AB段的物质是固态,CD段的物质是液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北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关于从图像中获得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波的熔点是40℃
    B: 海波在BC段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C: 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 熔化过程持续了12min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期中试卷
  • 4. 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下面对物态变化现象的阐述错误的是(   )
    A: 长时间佩戴口罩后,口罩内侧会逐渐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
    C: 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唇的现象,“粘”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
    D: 舞台上喷撒干冰后雾气缥缈,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雾气”属于升华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期中试卷
  • 5. 在气温是0℃的情况下做如下实验:用一小金属盆(内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有0℃的酒精的大盆(外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插一温度计甲和乙,用电风扇吹整个装置的液面。在此过程中,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等
    B: 甲温度计示数不变
    C: 内盆中,冰占有的比例增加
    D: 内盆中,冰与水的比例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青岛局属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期中试卷
  • 6. 物态变化与社会生活
    明代诗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描述中,雾凇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此过程中需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夏天扇扇子时,是通过使体表的汗水蒸发 (填“变快”或“变慢”),从而能更快地从身体(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使身体温度降低;我国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使菜窖里的菜被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青岛局属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期中试卷
  • 7. 如图是小路同学“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青岛局属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期中试卷
  • 8.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够制造运输液化天然气专用的船舶——LNG的国家。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熔点为-182.5℃、沸点为-161.5℃,所以对LNG船运输天然气的过程中储存罐内最适宜的温度是(    )
    A: 0℃
    B: -162℃
    C: -160℃
    D: -185℃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是通过既降温又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同时看到有大量“白气”产生,这是由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6个月后返回舱返回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科学家在返回舱表面涂上一层特殊固态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先(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两种现象都需要吸热从而保证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10. 小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放入装有含盐冰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试试管中水的温度,发现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填“保持不变”、“逐渐上升”或“逐渐降低”);烧杯内含盐冰的温度(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水凝固时的温度,说明水在凝固过程中需要(填“吸热”或“放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