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敲响寺庙的大钟后,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   )
    A: 大钟仍继续振动
    B: 钟声的回声
    C: 人的听觉“延长”
    D: 大钟停止了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
    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
    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是(选填“声波”或“电磁波”),这种波在真空中传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声波具有能量
    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中的金属珠子撞击产生而发声,而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桐梓达兴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 主要原因是(   )。
    A: 钟停止振动
    B: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 钟还在振动
    D: 声的回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桐梓达兴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是m/s。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8届九年级物理3月月考试题
  • 9. 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如图所示.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  )

    A: 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
    B: 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
    D: 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
  • 10.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