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
    B: 江泉高架路两侧建有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发声的音色不同
    D: 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2. 中考英语听力测试时,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传入耳朵的;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 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月份)
  • 3. 2016年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检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简称“碳卫星”或“嗅碳卫星”)发射成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卫星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碳卫星发射过程中人们总是先看到升空的场景而后才听到巨大的响声,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速小
    C: 碳卫星实现大气温室气体探测是通过超声波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的
    D: 碳卫星发射基地附近的居民将窗户装上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就能有效地防止碳卫星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噪声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部分学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 4.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B: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 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宁夏银川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5. 乐乐学习了物理,在生活中发现很多现象都蕴含了物理知识.①学校保安利用遥控器打开学校大门利用了;②倒车雷达利用了;③手机WiFi上网利用了;④医院用的消毒灯利用了;(选填“超声波”“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可以传播很远
    D: 振动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 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8.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B: 教室周围植树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表明声音具有能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9.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10.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 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C: 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D: 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永丰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