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而产生的.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地震时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2.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 声音的产生的原因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3. 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4. 以下几个验证性的小实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抽出发现铃声减弱,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用酒精灯将水加热至沸腾,用到气管将水蒸气导入另一个盛冷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放热
    C: 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D: 在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汽,说明蒸发吸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5.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震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C: 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6. 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声带的产生的,并通过传到学生的耳朵.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7.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
    D: 周围的击掌声会惊动鱼缸中的金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8.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调不同
    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波遇到障碍物被反射
    C: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 钓鱼时鱼会被岸上的嘈杂声吓跑﹣﹣﹣﹣﹣﹣﹣﹣﹣﹣﹣﹣﹣水能传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c卷)
  •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C: 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