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D: 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B: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大多数人能听到频率20Hz以下的声音
    D: 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正常体温为37℃
    B: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C: 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0×105m/s
    D: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4. 如图所示,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按压琴弦,改变琴弦发声部分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产生了振动,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 城市道路旁建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音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6. 通常,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是由传播到人耳的,成语“声如洪钟”中的“洪”是描述声音特性的;蝙蝠靠超声波捕捉昆虫,这属于运动声波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控制噪声的措施有: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的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生活中有“隔声、吸声和消声”的许多方法,其中隔声对应的控制噪声措施是:(选填序号①或②或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7. “…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空气不可以传声
    B: 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C: 锣鼓生的传播速度比其它的慢
    D: 锣鼓声在传播过程中音调变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8.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及其特性”的实验中,小明用塑料尺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

    先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声音.这一现象表明:发声的塑料尺在
    然后用较大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的声音变大.这一现象表明: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有关系.
    再改变塑料尺伸长桌面的长度,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时,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及发出声音的高低均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表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有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0m/s
    B: 敲锣时用力越大,锣声的音调越高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 地震时,池塘中的鱼纷纷恐慌跳离水面,这说明水能传播次声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10.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此实验说明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前旗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