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根据所学知识完题目: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第一次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第二次让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有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如图所示,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中间,把细绳两端绕在两手食指上.伸直手臂,敲打衣架,听到了声音,通过敲打,衣服架发声.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敲打衣架,(能/不能)听到声音,说明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小明想探究“不同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所用设备如图所示。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小明边听声音,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方案B.让小明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及数据如下表格所示:

    材 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 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2

    0.8

    0.5

    响度

    较响

    较响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理由是

    由表格中数据,可将待测材料隔声性能按从好到差进行排序,依次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
    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从实验现象结合科学方法的运用,(填“可以”、“不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就会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 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临沐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某人在一根较长的装有水的钢管的一头敲一下,另一人在水管的另一头能听到次响声,第一次听到的响声是传播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临沐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7. 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
    B: 乙图中,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其响度一定越大
    C: 丙图中,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高,则音叉的音调越高
    D: 丁图中,靠近正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烛焰不停摆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汉中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为了探究声音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选填①、②)是正确的.

    探究问题的过程常有下列步骤:

    A 、提出猜想假设

    B 、分析归纳

    C 、得出结论

    D 、实验研究

    E 、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填字母序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卓越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联考试卷
  • 10. 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为什么?小明看到闪电后,过了5s才到听到雷声,请估算发生雷电的地方离小明大约多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崇仁县一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