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且石蜡块无明显变化

    石蜡硬度,密度比水溶于水

    图片_x0020_100019

    外焰处的铁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沙窗无明显变化

    图片_x0020_100020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焰心处有可燃物

    图片_x0020_100021

    澄清石灰水,硫酸铜粉末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继续探究〗为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南昌二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呼出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测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图片_x0020_1836025907

    先检查装置(图甲)的,在集气瓶中装入VmL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 VmL 呼出的气体,连接装置。

    打开弹簧夹,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V1mL。
    实验测出,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用V、V1表示)。
    (探究二)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如图乙所示,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丙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

    图片_x0020_478743961

    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填“X、Y或Z”)。

    Y 的体积分数在 60s 之后逐渐减小,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中,200s 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
    小组同学认为空气成分中“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等,由此实验数据判断该认识是(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泰州市泰兴市泰兴济川初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3.               
    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志鹏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他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任写一条): ,完全反应后广口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此实验也说明了此气体的化学性质没有氧气,还说明了此气体溶于水。

    图片_x0020_1993691983

    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中:用排水法收集2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2瓶空气作对照,比较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不同。

    比较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到结论

    含氧气多少

    吸入气体中木条燃烧不变,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少,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多。

    含二氧化碳多少

    往两瓶气体中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含水蒸气多少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吸入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少。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县大纵湖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李尖尖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质软,不溶于水,它的密度比水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围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图片_x0020_1837067571

    再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县大纵湖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如图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吹入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2140068028 图片_x0020_1230986709

    A: 曲线X 表示二氧化碳
    B: 通过实验探究可知,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C: 根据图示可知呼出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 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南京鼓楼实验、南师江宁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实验1)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实验①的现象为

    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
    小芳对②中燃若木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

    (实验2)

    序号

    ƒ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2)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
    (实验反思)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不同

    B 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O2

    C (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D 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福州市鳌峰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移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关于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
    B: 取刚清洗过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
    C: 燃烧后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
    D: 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通常需要氧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小强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瓶中,发现伸入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伸入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他对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

    序号

    实验

    操作

    空气

    O2和CO2的体积比1:4

    O2和N2体积比1:7

    O2和N2体积比1:9

    实验

    现象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填“成立”或“不成立”)。
    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推测观察到的现象是

    为了进一步探究“足量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还剩余氧气”,小强又利用下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蜡烛燃烧实验展开探究。

    待蜡烛熄灭后,取少量的白磷(与红磷的化学性质相似)引燃,立即伸入蜡烛熄灭后剩余的气体中,观察到,定性证明了蜡烛熄灭后仍有氧气剩余。
    使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显示密闭装置内蜡烛(足量)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小华对“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实验1的现象是:甲瓶中木条继续燃烧,乙瓶中木条熄灭,说明
    实验2的现象是,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