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有白烟产生,于是他们进行了下面的思考与实验。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亮: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小光: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

    小明: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查阅资料)①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

    ②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

    ③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设计实验)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的猜想是否成立,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
    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方,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的猜想不成立。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的猜想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的猜想,因为
    (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反思评价)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

    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根据以下探究回答:

    A实验可得出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是
    B实验将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证明有水生成;
    C实验为了证实人体接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请你推测1瓶中石灰水的作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在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是否注意到燃烧的蜡烛刚熄灭时,总会冒出一缕白烟?白烟的成分是?

     [提出假设]A.白烟是石蜡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石蜡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

    熄灭蜡烛,立即用一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下同),此实验(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熄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千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处,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此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熄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因为
    [探究结论]通过以上的探究试验,所能得到的结论是,实验能排除假设A和假设B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玉林市兴业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4. 李彬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一】李彬同学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于火焰中,约1s后取出。然后再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

    【实验分析】

    李彬同学把小木条迅速从火焰中取出,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中A所示,这证明焰心
    李彬同学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观察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所示),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玻璃管的上口,上口处产生火焰。我认为焰心物质具有的性质是 。
    【实验操作二】李彬同学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我们可预测:烧杯内壁会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由此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为
    【实验操作三】李彬同学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做出假设】

    猜想I: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猜想Ⅱ: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猜想Ⅲ: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操作】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不要接触烛芯)。

    【实验分析】

    操作①是为了验证猜想(填”I”“Ⅱ”或“Ⅲ”),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操作②中若,则猜想Ⅱ不成立。
    操作③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提供了证据,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时,不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
    A: 集气瓶的大小(两种气体的体积)
    B: 加入石灰水的体积
    C: 加入石灰水的浓度
    D: 收集两种气体的时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将燃烧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C: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
    D: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合肥包河区四十八分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下列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实验探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入的和呼出的都是空气,成分含量没有改变
    B: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较多氧气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复燃
    C: 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增高
    D: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某同学用相同的两个玻璃罩探究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在其中的燃烧情况。

    实验Ⅰ:如图甲,将三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编号,并等距离定在铁丝上,在铁丝两侧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立即用玻璃罩扣上,使铁丝处于正中位置。三个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如表格所示。

    容器编号

    1

    2

    3

    时间/秒

    3.2

    5.0

    11.1

    实验Ⅱ:如图乙,将三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置于玻璃罩内的不同位置。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的示数明显增大,A、C示数增大不明显。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实验Ⅰ中,先熄灭的是(填“高”或“低”)蜡烛。
    通过上述实验,解释1号容器内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的原因。
    结合实验及相关知识分析,高层楼房着火时,一般情况下,合理的做法有(可多选)。

    A排队乘电梯依次撤离

    B向着火楼层的上方撤离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跑离火场

    D若火势不大,可用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
  • 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进行了比较物质的含量多少、测定物质的含量等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据此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在这两个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木炭都体现了还原性,其作用是;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都是由价变为0。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
  • 10. 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的化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兴趣小组想深入探究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活动:

    (活动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向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CO2

    (活动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

    兴趣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实验前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50mL,向锥形瓶内注入少量液体后,注射器内的液体开始被自动吸入锥形瓶,充分反应后,注射器内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

    小亮同学提出疑问:锥形瓶内CO2是否反应完?

    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设计实验并证明锥形瓶内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NaOH,得出锥形瓶内CO2已反应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锥形瓶内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无色溶液中含有NaOH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活动三)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注射器及玻璃管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①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②在操作中如何判断装置中的O2是否反应完?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6%。

    (实验反思)活动三所用方法与教科书上“测定空气里O2的含量”的方法相比,其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辽宁省营口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