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们深呼吸一下,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稀有气体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2.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A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B: 实验 B中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实验 C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
    D: 实验 D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3.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河西成功学校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4. 分析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图片_x0020_736775245

    实验A 中,分别向两集气瓶中,分析现象,得出呼出体中氧气含量降低;
    实验B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接触氧气;
    实验 C,向冷水和热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品红,分析得到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小雨发现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发现怎么也“吹不灭”,于是对这种蜡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请你和小雨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普通蜡烛由石蜡和烛芯制成,吹不灭的蜡烛在普通蜡烛的烛芯外包裹了一层打火石。打火石是在某种金属中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C蜡烛燃烧时包裹在石蜡内的打火石并不燃烧,当吹“灭”蜡烛时,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问题与思考]

    蜡烛燃烧时,包裹在石蜡内的打火石并不燃烧,原因是:,如果将这种蜡烛熄灭,你应采用的方法是
    蜡烛芯外包裹的打火石中的金属是什么?

    [实验探究]

    吹不灭的蜡烛芯外的打火石含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他们决定继续探究。(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该打火石,用砂纸打磨后观察

    打火石呈

    打火石中的金属一定不是铜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色

    打火石中的金属一定不是

    将少量打磨后打火石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打火石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打火石中的金属一定是镁

     

    [讨论交流]

    ①实验3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你认为实验3的方案是否合理(填“是”或“否”),如合理请说明理由,如不合理请设计一个方案进一步确认该金属是镁: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43中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6. 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①是二氧化碳变化,曲线②是氧气变化
    B: 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
    C: 该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
    D: 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氧气的质量分数需求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第四中学等校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4月月考试卷
  • 7. 分析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 甲: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既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乙: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变浑浊,在空气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多于空气中CO2的含量
    C: 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丁:塑料瓶变瘪,说明CO2能溶于水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2020届九年级结课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8. 将足量的蜡烛(主要含有C、H、O元素)点燃,放入盛有氦气和氧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如图一所示,燃烧至熄灭,测得该过程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二所示。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气体的质量不断减小
    B: 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瓶内的气体是氦气和二氧化碳
    C: 该实验说明当氧气低于一定浓度时将无法支持燃烧
    D: 该实验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 9. 下图所示的实验都涉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请结合具体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307273229

    实验Ⅰ是”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其中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吸入的空气中的小木条能继续燃烧,伸入呼出的气体中的小木条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在实验Ⅱ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面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原因是
    实验Ⅲ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中的一组对比实验,根据①中铁钉先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其中试管②中的水需要事先煮沸,目的是
    实验Ⅳ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一组实验。

    ①是把干燥的喷有紫色石蕊的小花直接放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②是把喷水后的紫色石蕊小花放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现象是;结论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做对比实验的原则之一:将所要研究的对象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它诸多因素要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中对比得出正确结论。

    图片_x0020_2033666608

    实验A,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是通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进行比较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lmL澄清饱和石灰水,向空气样品中滴加;分别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B,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C,实验条件的差别是;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