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①(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②(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③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①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②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在实验一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操作是
    实验三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分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 3. 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图所示),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棉线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联想到加热物质时,必须使用酒精灯的进行加热。

    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写一点)
    猜想和验证

    查阅资料:CO能将烧黑的铜丝变红色。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Ⅰ:焰心气体含CO2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方罩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假设Ⅰ不成立

    假设Ⅱ:焰心气体含CO

    用表面烧黑的灼热铜丝迅速插入短玻璃管上口

    烧黑的铜丝变成红色

    假设Ⅲ: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气

    取一根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假设Ⅲ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导管中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以下信息对解答本题能提供帮助: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遇水则变成蓝色。某同学为了研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


    ①点燃集气瓶甲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集气瓶乙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变蓝。

    请回答: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说明氧气具有性。
    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的燃烧产物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某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
    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用燃着的木条证明不同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
    D: 用小木条比较酒精灯火焰各层的温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如图所示,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过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A: 蜡烛继续燃烧,杯内液面不变
    B: 火焰逐渐熄灭,杯内液面上升
    C: 蜡烛燃烧更旺,杯内液面上升
    D: 火焰逐渐熄灭,杯内液面下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下列有关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B: 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 往空气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不能说明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D: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人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如何证明呼吸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A、B中盛装的是足量的澄清石灰水,A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B瓶内试剂的作用
    实验结论
    反思:

    ①有同学认为该装置有些复杂,如果已有收集好的呼出气体与空气各1瓶,你的简单验证方法是

    ②用吹气球的方式获得一个充满气球的呼出气体和用排水集气的方式获得一瓶呼出气体,哪种方式获得的气体更加真实?,(填“吹气球的方式”或“排水集气的方式”) 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澛港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10. 几名同学对蜡烛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甲所示,这证明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向焰心处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如图乙所示,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无色。气体具有性。
    猜想和验证:

    (查阅资料)石蜡不完全燃烧时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常温下,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猜想①:焰心气体含有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然后再在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试验。一段时间后,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 

    假设①成立  

    猜想②:焰心气体含有一氧化碳气体

    假设②成立

    反思:酒精灯的火焰也分为三层,通常用外焰给物质加热,请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文字表达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澛港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