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 1: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少。

    假设 2: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少

    假设 3:

    【设计实验】

    现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假设 1

     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和盛

    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空气中

    ;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假设 2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人体

    呼出的气体中

    假设 3

     空气中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实验小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的含量是不同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 火焰分为三层
    C: 吹灭后有一股白烟飘出
    D: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最外层先变黑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备注:试验中选用的锥形瓶的容积大于VmL

    实验一如图一:

    先将装置的气密性并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空气,按实验一连接好装置

    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输液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假设实验二如图1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则输液袋中空气里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是(列出计算表达式)

    关闭弹簧夹弹簧夹K1、K2 , 往烧杯中注入,以促使锥形瓶中的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最后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气体之外气体的总体积

    实验二:

    把测定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体积分数的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中缓慢输入呼出气体,继续采集的数据,数据经处理如图三所示,其中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填“X”或“Y”或“Z”).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从如图2可知,200s时食品保鲜袋里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剩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
    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蒸馏水、有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填“符合题意”或“不符合题意”)的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 5. 小明利用蜡烛进行下列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
    B: 用空气流可吹灭蜡烛的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 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6.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 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不能被点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笋岗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 7.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

    加入少量MnO2固体,加热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气泡的情况

    C

    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D

    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8.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
    若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则选取的发生装置为
    若用装置C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连接A、D、E,打开活塞进行实验,发现E中溶液逐渐浑浊,则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 9.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了分子是

    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

    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的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根据实践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将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制钓鱼钩
    B: 用6B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C: 用蛋壳和醋精制取二氧化碳
    D: 冷碟子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