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明的化学成绩很棒,这与他经常在家进行力所能及的小实验是分不开的。下面是他欲做的实验,你认为难以获得成功的是:(   )
    A: 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B: 将铅笔芯粉放入难开的锁眼中,使锁容易打开
    C: 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上,获取炭黑
    D: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颍上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在科技节上,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结合灭火原理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
    实验三中,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实验四中,在保鲜袋内加入少量酒精,排出袋内空气后封闭,放在热水中,发现保鲜袋迅速鼓起。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
    B: 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 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   观察颜色 。  

    C. 鉴别木炭和氧化铜   观察颜色。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万载县鹅峰乡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稍上方,玻璃片被熏黑了
    B: 湿润的有酚酞的滤纸靠近浓氨水,滤纸变红了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D: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一会儿,铝片熔而不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一定能够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常温下,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B

    鉴别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带火星的木条

    C

    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滴有酚酞溶液的水,振荡。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请你填写下表空白处并参与他们的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点燃蜡烛,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

    蜡烛燃烧产生水。

    ②将步骤1的烧杯迅速拿出,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产生

    【发现问题】①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小烧杯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②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如图A)。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石蜡没有还原性。同学们讨论认为烧杯内壁上的黑色物质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

    【猜  想】猜想一:焰心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含有一氧化碳。

    猜想二:焰心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含有石蜡蒸气。

    【实验与判断】同学们用上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用上图B装置进行实验,发现玻璃管b处,证明猜想一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同学用上图C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到,证明猜想二成立。

    【实验反思】

    ①甲同学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疏松的棉花,是为了防止(填物质名称)对实验的干扰。

    ②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甲同学结束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选填“先熄灭蜡烛”或 “先熄灭酒精灯”)。

    【拓展应用】含碳元素的燃料不充分燃烧会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答一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实验,按照2017年成都中考化学试题中设计的改进方案,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通常条件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白磷不反应,但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并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准备】

    该探究实验需用到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10% 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g,需要水 mL(假设:水的密度为1g/mL)。

    配制该溶液的步骤为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 ④⑤装瓶贴标签。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实验一:(如图1)

    先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收集VmL 空气,连接装置。

    打开弹簧夹,缓慢将袋中的空气全部排入锥形瓶中。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 mL.此时,测定出空气中 的体积,是 mL。

    关闭弹簧夹K1、K2 , 再用 方法(填操作方法),使锥形瓶内燃烧匙上过量的白磷迅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是。待充分反应后,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 , 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 mL.此时,测定出的气体成分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可表示为
    实验二:(如图2)

    把测试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的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上面的坐标图(图3)所示,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填“X”、“Y”或“Z”).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数据处理】

    实验二中,200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

    【评价与反思】

    由实验二采集的数据分析,你认为呼出气体与人体吸入的空气比较,组成上发生的变化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过生日时,精美的蛋糕上都会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如下图所示是实验中的几个步骤,请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
    B: 由图1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外焰温度最高
    C: 由图2可见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由图3可证明蜡烛是气体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10. 请根据下图回答,(假设装置内空气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经数小时后,U 型管A、B两处的液面会(   )


    A: A、B两处都不变
    B: A、B两处都下降
    C: A处下降,B处上升
    D: A处上升,B处下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