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甲、乙两个小组分别通过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装置如图1),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

    甲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

    乙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

    根据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可得出蜡烛的燃烧产物有
    【提出问题】乙组实验中出现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进行猜想】根据颜色和状态,猜想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

    【实验探究】利用如图2实验装置,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a中,缓缓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

    黑色固体燃烧,发出    ①   光,试管b中溶液变浑浊

    方案二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a中,缓缓通入

       ②    , 点燃酒精灯

    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试管b中溶液变浑浊

    【交流反思】

    ①以上实验中,黑色固体发生的反应属于(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          D.缓慢氧化

    ②通过以上实验推测,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写元素符号).

    【拓展延伸】进一步实验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位置越低,产生的黑色固体越多.查阅资料可知:

    石蜡+氧气(足量)→二氧化碳+水;

    石蜡+氧气(少量)→一氧化碳+水;

    由此推测,乙组实验产生黑色固体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 有关“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 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很快熄灭
    D: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产生水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3. 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4.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或方案)

     实验目的

     A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

     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B

     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的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

     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

     D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收集纯净的气体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5.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茂名二十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6.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①一定有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①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②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

    实验①,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

    实验②,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实验①和实验②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元素,因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7.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人呼出的气体中增多的成分为(写物质符号),减少的成分为
    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溶于水;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
    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写物质符号);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写物质符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8.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 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部是CO2
    D: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9. 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发现它浮在水面
    B: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C: 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D: 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s后取出,处于内焰的部分最先炭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10.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和A实验做对比的实验操作是:将澄清石灰水滴入
    B实验中,干冷烧杯中的现象是
    C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坩埚钳夹取发红的木炭由瓶口向下(填“缓慢”或“快速”)插入集气瓶.
    D是过滤操作,在一次过滤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接下来的操作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