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根据下列几幅图回答问题.

    图1中a导管口产生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
    图2中根据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推测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取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根据烧杯内壁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蜡烛燃烧后的一种生成物是;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是产生的白烟,蜡烛(填“能”或“否”)重新燃烧.
    图3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瓶内加入几块沸石的作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的验证,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室要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选用的最佳收集装置是(填字母标号);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是,制取装置应选择
    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A,C装置制取、收集氧气时,A装置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发出白光且瓶壁上有出现,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接着,将蜡烛从集气瓶中取出,(填实验步骤和现象),证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辽阳市灯塔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3.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研究发现,吸入的空气中与呼出的气体比较有的这样的探究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永州市芝山区富家桥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4. 下列各项中,实验操作不能够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

    验证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C

    探究硬水和软水

    向两种待测液中分别加入肥皂水

    D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

    常温下,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5. 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产物中有

    将内壁涂有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由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将人体呼出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7.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 区分硬水和软水  
    D: 配置氯化钠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永兴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11月月考考试试卷
  • 8. 有关蜡烛及燃烧的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结论

    把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

    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

    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出

    向上述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酒精燃烧还生成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9. 在进行“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成分差异的探究”中,下列做法或想法正确的是(   )
    A: 小红提出:呼出的气体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
    B: 取用石灰水时,实验设计中未说明用量,小东取了1.5mL
    C: 亮亮认为在人呼出的气体中没有氧气了
    D: 小红认为人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存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10.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

    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

     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

     焰心处有可燃性物质

    /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②实验Ⅰ得到的结论是

    ③补全实验Ⅱ的实验现象:

    ④实验Ⅲ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⑤依据实验Ⅲ,可以得到的关于蜡烛的元素组成的推论是

    【反思与评价】实验Ⅲ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图2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如图2所示实验相比,实验Ⅲ的优点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