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夏飞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做出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 2. 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假设
    B: 实验
    C: 观察
    D: 得出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3.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观察
    B: 实验
    C: 假设
    D: 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西藏某市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4. 厨房中有一瓶白色固体,小明认为它可能是食盐,小刚认为它可能是白糖,就两个人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猜想与假设
    B: 设计实验
    C: 获得结论
    D: 收集证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小明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环节(  )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制定计划
    D: 交流与表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 猜想或假设   
    B: 提出问题
    C: 制定计划
    D: 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城东校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
  • 7. 2003年6月,西安北郊古墓中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如果让你对出土的“西汉美酒”进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① (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② .

    A

    B

    C

    D

    (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氯化铁、氯化亚铁,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2.汞元素的化合价有+2、+1两种,由此推测氧元素和+1价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① ,化学式为②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分类和类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

    (1)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亲身经历了很多的科学探究活动.若按照是否“用数量表示资料或信息”可将实验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据此可将下列探究活动中的E与① (填字母)归为一类,你的依据是② .

    (2)实验室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加强热制甲烷,请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① (填化学式)的发生装置应该同② (填字母)一致.

    A.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你确定甲烷发生装置的依据是③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掌握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才能合理地应用物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

    (1)用观察法认识空气

    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用观察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请你写出一种观察方法,该方法得出的空气的一条性质:观察方法是 ,得出的性质是 ;

    (2)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的性质

    实验法是指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的组成、未知性质的方法.

    ①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已知图中玻璃管的容积为5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100mL:实验后当气球回复实验前状态时,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70mL,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②用实验法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分别是 、 ;

    实验二中,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填“>”或“=”或“<”) 试管外大气压强;

    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实验(Ⅰ),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实验(Ⅱ).在实验(Ⅱ)中溶液变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