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 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 施用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 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D: CO2能灭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图一和图二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在图二中,转化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则转化1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两个转化1的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 .

    (4)在图三中,若M、N各代表一种纯净物,W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分别写出转化1和转化2的化学方程式: 、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简单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科技小组设计验证该反应的实验为:取二支试管,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向其中的一支试管里通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再加热试管,该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另一支没有通二氧化碳的试管,其作用是

    Ⅱ.转化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与氧气的过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的葡萄糖供植物生长,由此推断绿色植物中肯定有的元素是 .

    Ⅲ.转化1与转化2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Ⅵ.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人类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两个思路: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是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乙烯(C2H4),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则该反应中作氧化剂的物质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201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旨在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该主题倡导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绿色生活”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节约用水、用电 ②废物分类回收、利用 ③坚持每天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④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2)工业上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纯碱.请写出检验纯碱中CO32-的方法: .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能生成氧气,请写出一个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如果A是葡萄糖(C6H12O6),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碳”是指(选填“单质”“元素”“原子”)

    (3)某有机物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A+3O22CO2+4H2O,则A的化学式是  

    (4)碳酸钾是无机盐,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

    (2)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 供给呼吸
    B: 用于灭火
    C: 用作气体肥料
    D: 生产碳酸饮料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8. 物质有“生”也有“灭”,有“利”也有“弊”.

    (1)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自然界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 

    (2)请举出氧气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利和弊的各一项:A:利(用途): ;B:弊(危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人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越来越少,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多 (判断对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自然界中氧气产生的主要途径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有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