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化学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
沪教版(全国)
沪教版(上海)
粤教版
鲁教版
鲁教版(五四制)
人教版(五四学制)
仁爱湘教版
北京课改版
年级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第一学期
九年级第二学期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全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全一册
九年级全一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简答题
综合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X是O
2
B: C
6
H
12
O
6
由三种元素组成
C: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D: C
6
H
12
O
6
与X反应生成CO
2
和H
2
O属于分解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温室中绿色植物在阳光下生长,连续测定温室内的氧气含量,得到的图象应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
2
B: 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
2
, 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装置乙则可以省略
C: 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D: 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X一定是O
2
B: C
6
H
12
O
6
属于有机物
C: C
6
H
12
O
6
与X反应生成CO
2
和H
2
O属于置换反应
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装置中,分别放有空气、二氧化碳或两者的混合气体,同时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U形管a端最低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装置气密性良好.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NaOH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 )
A: A处上升,B处下降
B: A、B两处都下降
C: A处下降,B处上升
D: A、B两处都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放有金鱼藻,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某种气体.下列对该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密度比空气稍大
B: 具有可燃性
C: 不易溶于水
D: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在一个密封玻璃容器中,放置绿色植物,让它受阳光的作用进行生长活动,并昼夜测定容器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下列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叶片直接放入水中加热
B: 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C: 叶片放在水中再放入酒精中加热
D: 叶片直接放在酒精中加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发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未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温度(℃)
3
10
20
3
1.2
4.4
5.4
10
5.9
21.5
33.6
20
6.4
38.9
66.5
A: 因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所以植物体的呼吸强度可以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
B: 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会随之增多
C: 在表中给出的温度范围内,最适于蔬菜贮藏的温度是20℃
D: 为准确检测氧含量对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该实验应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9832
19833
19834
19835
19836
19837
>>
19901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