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实验室现需用250毫升的集气瓶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气,小明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收集,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氧气的收集方法
  • 2.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B: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后挤压胶头吸入液体
    C: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D: 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 3.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做CO还原 CuO反应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入CO
    B: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伸入瓶中吸液,再捏扁胶头赶尽空气
    D: 点燃可燃性性气体时,应先检验气体纯度,再点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 4. 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B: 加热液体时,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灯芯
    C: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D: 稀硫酸不小心滴到手上,无需处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 5. 下列有关实验注意事项,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不能混入可燃性物质
    B: 加热液体时,玻璃容器的底部不能跟酒精灯灯芯相接触
    C: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D: 用滴管滴加液体,滴管下端不能触及容器口或内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 6. “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了几年.下列有关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及配件回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B: “绿箱子”上的“ ”是回收标志
    C: 可以节约冶炼相关金属所消耗的能源
    D: 回收废电池主要是为了利用废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7.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至少写出2点),化学性质是
    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后果:
    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 8.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

    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f
  • 9. 我国青海湖采集的天然碱样品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最简整数比).某实验小组为测定其组成,称取该天然碱样品16.6g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Ⅰ: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钠比较稳定,

    加热时不分解;

    资料Ⅱ:图中B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A1关闭,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A1打开进空气,A2关闭.

    资料Ⅲ:装置C、F、G中都是碱石灰(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实验步骤】①连接好装置,先;②反复推拉注射器;③称量E、F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加热D处试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⑤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⑥再次称量E、F的质量.

    【问题探究】

    仪器Y的名称是

    实验步骤①连接好装置,先

    E中的药品为(填名称),目的是,F的作用是,G的作用是

    实验步骤②与③能否颠倒(填“能”或“不能”). 若无装置C,则所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若不进行步骤⑤的操作,则所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该操作中推注射器时缓缓的目的是

    写出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计量数用abc表示)

    通过下表数据,求得该天然碱化学式中a:b:c=.(写出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装置E的质量/g

    100.0

    102.25

    装置F的质量/g

    50.0

    51.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f
  • 10. 牙膏摩擦剂的类型很多,如CaCO3 , SiO2或它们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对牙膏摩擦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某品牌牙膏中是否含有CaCO3

    【查阅资料】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方案】①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出现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摩擦剂中含有(填阴离子符号) ②取实验①中的溶液,加入碳酸钾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2】该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后,发现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

    重新连接好装置,并

    在B装置中加入牙膏样品8.00g;

    关闭K1 , 打开K2 , 向牙膏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至B中无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盐酸;(填“打开”或“关闭”)、并; 至C中不再产生沉淀;

    将C装置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

    实验数据如图2(已知此品牌牙膏中的其他成分不和盐酸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①若没有A装置,则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D装置的作用是

    ③据上面数据,计算该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CO2+Ba(OH)2═BaCO3↓+H2O)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