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 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 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3.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SO2、CO2是空气污染物
    B: 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是氧化物
    C: 冰水混合物和氧气均是纯净物
    D: Au、Hg、F是金属元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4.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气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2
    B: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5.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将导气管放入水中,打开弹簧夹,双手捂住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
    经过规范的、完整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是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6. 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化学课上,同学们用图①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在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②所示,由实验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该气体(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7. 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制造电光源,利用了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
    B: 拉瓦锡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C: 我们呼吸是吸入空气,呼出的全部是CO2
    D: 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是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8.             
    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用如图选择不同可燃物进行实验时,发现它们燃烧后都不能将氧气完全耗尽。请结合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可燃物

    白磷

    红磷

    木炭

    着火点/℃

    40

    240

    370

    生成物状态

    固态

    固态

    气态

    剩余氧气浓度

    3.1%

    7.0%

    14.0%

    通过对比上表中红磷和白磷的相关数据,可以得出影响剩余氧气浓度的因素可能是

    结合以上探究及实验数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常使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实验二: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如图所示,打开一个汽水瓶的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汽水中),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实验现象是

    同学们认为仅凭上面(3)实验无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于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的改进装置进行了全面的实验设计,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顺利证明了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具体操作为: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④从b端通入氮气

    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三:验证微粒的性质

    如图为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如下:

    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接入装置。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氨水的性质,微粒的性质是

    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选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对微粒的运动速率产生了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9.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A实验中,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B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根据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

    ①实验结束后,测量结果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即可)。

    ②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八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10. 从冰箱中取出的矿泉水瓶表面会变模糊,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