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无色液体,C为能供给呼吸的无色气体。(“→”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C物质的化学式是
    A→B的文字表达式是,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D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的气体,则C→D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一定是氧化反应

    ②一定是化合反应

    ③在反应中体现了C物质的氧化性

    ④可能是缓慢氧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本溪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2.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点燃氢气前要
    实验二(填“能”或“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三存在的明显不正确是
    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如果将红磷直接放在锥形瓶底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3. 某化学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2个有趣的实验。(提示: )

    实验1中为了让氧气完全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有(答两点)。实验前测得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30mL,注射器中留有20mL的空气,实验结束后,理论上注射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mL。
    实验2是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选填“有”或“没有”)影响,此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4. 已知A、B、C、D、E是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学习过的几种物质,它们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反应④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E的化学式为
    D的一种用途为
    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①、②、③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余干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八校联考期中化学试题
  • 5.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加入红磷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红磷燃烧时,瓶内氧气减少,五氧化二磷增加
    C: 需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D: 若红磷未完全燃烧,则所测结果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余干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八校联考期中化学试题
  • 6. 空气和水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保护空气质量
    B: 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多,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国家节水标志为
    D: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余干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八校联考期中化学试题
  • 7. 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的是(   )
    A: 氮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PM2.5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8. 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如图1)的实验后,欲对该实验可选用的药品进行继续探究,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顾旧知)

    红磷燃烧产生的明显现象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的原理: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瓶内的气压(填“增大”或“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就是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提出问题)能不能用硫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所占的体积成正比。

    (设计与实验)

    小组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红磷、硫放入集气瓶中燃烧,采集数据如图3、图4(注:装置气密性良,P0是瓶内初始气压,P1和P2是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时瓶内的气压)。

    (问题与现象分析)

    开始反应时瓶内压强瞬间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图3中表示红磷燃烧刚好停止时的点为
    图4中,P0与P2几乎相等是因为
    (结论与反思)

    ①由实验可知,(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选择药品时,对生成物应考虑的因素是

    (拓展与延伸)

    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同学了解到不用燃烧法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们设计了图5装置再次进行实验(铁生锈会消耗氧气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记录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体积/mL

    80.0

    180.0

    43.1

    ①根据表中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②与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相比,该实验的优点是(写一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9. 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制造电光源
    C: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D: 任意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10.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 稀有气体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 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