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用化学符号填空。
    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养正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实验室分别用红磷(曲线ab)和白磷(曲线ac)燃烧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的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进行图一所示的实验探究时所反生的现象(写两点)。
    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填“图一”或“图二”)所示的测定方法更准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养正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探究题: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请根据他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待燃烧停止,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且占广口瓶内空气体积的约1/8,则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填序号)

    ①红磷过量  ②装置漏气        ③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实验完毕后,剩余气体主要是;由此可以推测出剩余气体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敦煌市三危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化学变化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 纯氧在医疗急救和炼钢时使用,是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属于空气污染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十九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5.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可以用图1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图1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打开弹簧夹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该实验的结论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出的氧气含量远低于21%?

    ①实验装置漏气;

    ,导致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③…

    若用木炭替换红磷进行实验,测得木炭充分燃烧过程中“压强时间”关系下图右,其中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1和P2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两瓶内的气压。

    ①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②实验测得P1=P0 , 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状态是态;

    ③若用上图图1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实验(用木炭代替红磷),你认为实验结束后广口瓶中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实验拓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2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实验过程中,若弹簧夹未夹紧,则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还一定有氮气,其理由是
    (提出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作出假设)氮气是与镁条反应而减少的。

    (查阅资料)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还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

    b.镁条除了能与氮气反应,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验证实验)用坩埚钳夹持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镁条燃烧,发出暗红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并放出大量的热。

    (得出结论)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氮化镁。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我们可以知道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选择实验药品要注意什么(写两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十九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6. 常见污染物为PM2.5 , 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有利于大气中PM2.5降低的是(   )
    A: 露天焚烧垃圾
    B: 提倡汽车出行
    C: 增加燃煤发电
    D: 大力植树造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十九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7. 图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乙、图丙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一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认为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相同压强下,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

    A: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 P=0.79P0 , P′= P0 , 是因为红磷着火燃烧所需最低温度比木炭的低
    D: 由图丙可推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州十六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8. 化学小组设计下图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尺,且在0刻度正上方有一圆状缺口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橡皮塞B),C为能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

    实验步骤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两个可自由移动的活C分别调整到左右两边刻度的10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塞上橡皮塞B;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记录两活塞C之间的距离为h;

    c.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分别移动两活塞C到左右两边刻度为10cm处,塞紧橡皮塞B,接下来的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b~d的实验步骤中两活塞之间的距离h具体变化情况是
    加热铜粉的文字表达式为(注明各物质的化学符号)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用含字母h的式子表示)。
    为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接近,操作d需要增加的步骤是
    该装置与教材图(如图)相比,优点是。(写一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州十六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9. 现用下面两种方法来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说明:实验中集气瓶内壁的铁粉除氧剂是用水湿润后均匀涂附上去的,主要是除去空气中氧气,其中的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

    实验中,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写一点),
    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
    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一、实验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对应下面图1、图2,依据图1、图2信息,(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小明利用实验二,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馏水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mL

    90.0ml

    63.6mL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安徽省蚌埠市新城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今年蚌埠市对大气污染进行了有效治理。上半年空气质量较好.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安徽省蚌埠市新城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