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③将铜粉平铺在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④通电加热,铜粉消耗氧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A.铜粉量不足
B.密封盖漏气
C.胶皮管未用弹簧夹夹紧
D.容器内加入的水太多
①红磷用量偏少;②装置漏气;③反应后没有冷却到原来温度;④烧杯中水太少
(提出问题)能用哪些可燃物代替红磷?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镁在空气中燃烧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固体。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以用铁丝代替;
乙同学:可以用木炭代替;
丙同学:可以用镁条代替。
(探究与反思)
①实验过程中,左侧玻璃管内液面如何变化。
②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填字母序号)。
A.该装置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可以减小误差
B.所用的试剂量少,节约药品
C.在密闭容器中不污染空气,比较环保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