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滴加肥皂液,观察

    观察是否浑浊

    B

    碳铵和磷矿粉

    加水观察溶解性

    闻气味

    C

    羊毛纤维和涤纶线

    点燃,闻气味

    摸手感

    D

    氢气和氧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观察颜色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2.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自行车架涂机油防锈
    B: 用洗涤剂洗碗
    C: 用食盐烹饪食物
    D: 用石灰浆刷墙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3.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炸
    B: 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
    C: 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车圈生锈了
    D: 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很快会干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碘酒作消毒剂
    B: 稀盐酸作除锈剂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碳酸钙作补钙剂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5. 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充分混合,温度基本不变的是(   )
    A: 氯化钠和水
    B: 氢氧化钠和水
    C: 生石灰和水
    D: 氯化铵和氢氧化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6. 利用Na2CO3溶液吸收硝酸生产中排出的NO和NO2尾气制取NaNO3 , 可实现综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吸收时,发生的反应有:① Na2CO3 + 2NO2= NaNO3 + NaNO2 + CO2

    ② NO + NO2 + Na2CO3= 2NaNO2 + CO2.反应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是;反应②中,氮元素有种不同的化合价。

    转化时,加入HNO3的作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逐渐改变和强化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价值。塑料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也有缺点,一是塑料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用去了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二是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降解后会污染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科学家经过不懈的研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制取乳酸(C3H6O3),再经过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来替代塑料,被称为玉米塑料。如图1玉米塑料制品废弃后可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成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组成部分。

    玉米粒中营养成分含量最多的是淀粉(70%-75%)。玉米淀粉普遍采用的是湿法提取,浸泡是玉米淀粉提取工艺中的核心环节。在50℃时,相同浸泡液中(水、0.5%亚硫酸钠溶液、0.5%乳酸溶液按8:1:1配比),测定浸泡时间与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关系如图2。

    玉米是传统粮食,现在和将来,玉米塑料将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一次性产品、工程、日用、农业、医疗等领域,它将变成盒子、瓶子和手机等产品,科技是多神奇啊!(原文作者陆学中、雨鱼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塑料的一个缺点
    玉米塑料制品最终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成的物质是
    图2实验,浸泡液中的两种溶质是
    玉米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循环,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A 玉米进行光合作用       B 玉米淀粉制取乳酸

    C 玉米塑料降解或焚烧     D 从玉米中提取出玉米淀粉

    由图2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铜用作导线
    B: 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C: 氧气用于炼钢
    D: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作燃料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赤铁矿用于工业炼铁
    D: 稀硫酸用于去除铁锈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10.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火星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是各航天大国深空探测任务的最主要目标之一、国内外专家提出开展原位资源利用研究,即通过利用火星当地资源生产火星探测所需原料和能源,以减少成本。

    火星大气和矿物是原位资源利用的主要研究对象。目前,探测出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如图1所示,火星土壤不同位置处矿物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

    表1 火星土壤不同位置处矿物的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以氧化物计)

    成分样品种类

    二氧化硅

    (SiO2

    氧化铝

    (Al2O3

    氧化镁

    (MgO)

    氧化亚铁

    (FeO)

    第一表层土壤

    45.5%

    8.8%

    7.2%

    20.1%

    勃朗峰土壤

    44.7%

    8.8%

    7.2%

    19.0%

    利用与地球上相似的冶炼原理,可以从火星土壤中获得多种金属单质。部分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此反应可成为火星探测所需能量的来源之一、研究人员以火箭发动机为背景,分析了不同金属与CO2反应时,氧燃比(CO2与金属的质量比)对比冲的影响,比冲越高,发动机效率越高,结果如图2所示。火星原位资源利用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原文作者王志琴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火星原位资源利用是指
    由图1可知,火星大气中体积分数占比最高的气体是
    MgO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图2中,以Mg为燃料时,比冲与氧燃比的关系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火星原位资源利用能减少成本

    b由表1可知,火星土壤中至少含有3种金属元素

    c由表1可知,火星土壤中镁元素含量最高

    d火星原位资源利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