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氧气和空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除去CO中的CO2

    通入足量NaOH溶液

    C

    鉴别水和双氧水

    加入少量MnO2

    D

    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加入足量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2. 下图是某种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的器件示意图。

    水被吸入碳基吸收体,在其表面蒸发,这一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海水淡化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气焊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氮气用作保护气
    D: 铁矿石用于炼铁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4. 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减少的是(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氢氧化钠固体
    D: 氯化钠固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5.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新出土重要文物500多件,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图1)、高3.95米的青铜神树、由金箔包裹的权杖、重约286克的金面具及玉石器和象牙等,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强度高、熔点低、铸造性好、耐磨且耐腐蚀。《周礼·考工记》中对制作钟鼎、斧斤、戈戟等青铜器物中铜锡的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图2)。在地下埋藏的青铜器表面会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金属的冶炼和使用在不断发展,人们在冶炼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铁器是甘肃省出土的两块铁条,经碳14检测,其冶炼年代约在3510~3310年前,两块铁条锈蚀严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铝、钛等金属逐渐被冶炼并使用,但金属矿物的储量是有限的。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十分重要。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

    A 青铜大立人         B 金面具         C 象牙 D 玉石器

    青铜与纯铜相比,提升了哪些性能(答一条即可)。
    依据铜锈的主要成分Cu2(OH)2CO3 , 可推断铜生锈的过程是铜与空气中的CO2、O2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依据图2可知,用于生产戈戟的青铜器中,铜和锡的比例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青铜器中铜锡比例不同,所得合金的性能也不同

    B 人类大规模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与金属活动性有关

    C 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D 将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6.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石灰石
    D: 氢氧化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是含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是一类对健康不利的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性质稳定,保存期长,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如烘焙、糖果等行业。常见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有面包、沙拉酱、炸薯条、西式糕点等。

    研究表明,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从而导致智力及视力均下降。因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不应超过脂肪总量的3%。

    植物本身包含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较少,但植物油脂在高温或长时间烹调过程中,植物中的一些有机物会转化为反式脂肪酸。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随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家庭烹调中大多使用植物油,若烹调温度高于180℃(即多数植物油的烟点),或时间超过2小时,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会急剧增多。当前许多家庭在加工油炸食品时常达到油冒烟的程度,油温过高且加热时间又长,使得反式脂肪酸含量迅速上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反式脂肪酸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的原因是
    下列食品中富含反式脂肪酸的是(填序号,下同)。

    A汉堡   B奶油蛋糕   C苹果汁

    时间一定时,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为
    某食品营养成分如表所示,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填“符合”或“不符合”)国际标准。

    项目

    每25g

    能量

    442kJ

    蛋白质

    3.2g

    脂肪

    2.0g

    反式脂肪酸

    0.05g

    碳水化合物

    18.2g

    26m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会导致智力下降

    B植物中不含反式脂肪酸,因此用植物油加工的食品也不含反式脂肪酸,可放心食用

    C植物油在室温(25℃)时存放4小时内,反式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变化

    D使用植物油烹饪时,应控制油温不能过高,加热时间不能过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石墨做电极
    B: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C: 干冰用作制冷剂
    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9.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金刚石硬度大
    B: 甲烷具有可燃性
    C: 氯化钠是白色固体
    D: 酒精具有挥发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大兴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10.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区分硬水和软水

    闻气味

    D

    除去O2中混有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通过浓硫酸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大兴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