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0年3月23是第60个世界气象日,主旨是呼吁大家关注气候变化,合理利用资源。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 过期食品因为含碳元素,一律焚烧处理
    B: 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与综合利用
    C: 推广网络学习和无纸化办公
    D: 用LED灯作为光源照明,少用空调,温控适宜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但人类认识氧气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774年,法国化学家(填“拉瓦锡”或“门捷列夫”)把少量的汞放入如图所示的曲颈瓶中,连续加热12天后,发现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容器中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随后他又将产生的红色粉末收集于另一容器中并加强热,发现又生成了汞和另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之前曲颈瓶中空气减小的体积。1777年 , 他将这种气体正式命名为“氧气”。已知:红色粉末是HgO ,请写出曲颈瓶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该实验能够粗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得益于以下哪些原因(填序号)。

    图片_x0020_100010

    A 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

    B 生成氧化汞常温下是固态

    C 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更充分

    D 汞与氧化汞的颜色、状态有差别,易于判断反应物是否过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某组同学按图 1 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足量的红磷、木炭放入集气瓶中燃烧,采集数据如图 2、图 3。

    图片_x0020_421215254

    注 1: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瓶内初始气压,p1和 p2是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时瓶内的气压;

    注 2: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所占的体积成正比。

    反应开始时瓶内压强瞬间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图 3 中,p0与 p2几乎相等是因为
    图 2 中 p1的理论值应是 (用 p0表示)。
    由图 3 压强关系 p2 ≈p0可知, (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选择药品时,从生成物角度出发,我们应该考虑的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如图图框中各字母代表的物质,都是你目前在化学课本上学过的常见物质。图中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 Z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X 是一种单质,A 是一种黑色物质。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表示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图片_x0020_957232426

    写出 X 的一种用途
    写出 X→Z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X→A 反应的现象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
    与 Z 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图片_x0020_100016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小强:(如图2)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强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中红磷需过量,目的是;待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写2点)
    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炭粉,实验能否成功?(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十九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我国“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探访太空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史的辉煌.其中航天飞行器座舱的空气更新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189035551

    在上图空气更新的过程中,C、H、O三种元素中的元素没有参与循环利用.
    装置(Ⅱ)中的CO2和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从装置(I)、(Ⅱ)、(Ⅲ)中可知道O2来自(填化学式)两种物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工业“三废"随意排放
    B: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 填埋处理废旧电池
    D: 焚烧落叶枯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皋城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8.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
    A: 概念关系 图片_x0020_1080745871
    B: 地壳中元素含量 图片_x0020_2048028899
    C: 空气组成 图片_x0020_567743036
    D: 原子结构 图片_x0020_961154436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皋城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9. 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铁元素符号
    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Na2S4+O2+H2O→S+NaOH,该反应属于(填化学反应类型)
    查阅资料:Na2S4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

    实验过程:

    图片_x0020_100031

    ①制备四硫化钠:取0.5g碳酸钠、0.2g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皮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乙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丙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皮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 , 理论上h2:h1=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精确0.1%)
    (反思与评价)在实验过程②中,若没有进行充分振荡的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反思与评价)①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②用四硫化钠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③在三次测定过程中,最接近理论值的是第次。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合肥五十中三校联考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