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反应①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稳定,绿色植物实现转化①的过程发生了_____(填标号)
    写出反应②中的另一种反应物
    若反应③是分解反应,从物质的组成上分析,X中一定含有元素.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⑤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经常用做照明弹,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序号)。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实验中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实验中出现下列问题,你能指出操作中的错误吗?

    ①制取氧气后水槽中的水变紫了;②刚开始加热试管便炸裂了

    ③结束实验时试管炸裂了

    用上述方法制取两瓶氧气,分别完成铁丝和硫粉的燃烧实验,两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分别是。实验中集气瓶内都要留少量的水,其中水可以由细砂代替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B: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放热
    D: 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分析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830315660

    铁丝燃烧时,需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所起到的作用是,待时再伸入集气瓶。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木炭和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
    硫、铁丝燃烧实验中用到的氧气,最好采用法收集;为防止炸裂集气瓶用这种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其中A图中水的作用是
    C中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因此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D: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图片_x0020_464031729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以上两种方法中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
    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写出化学式表达式:证明铁丝发生反应依据是,A.发出白光B.火星四射C.生成黑色固体;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加热碳酸氢铵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军事上用作
    加热铜绿,固体的颜色变化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热量(填“吸收”或“释放”);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9.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氯化氢和氨气两瓶无色气体混合,产生白烟    
    B: 碘化钾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黄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10.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无色的液体
    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