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摘自《史职官志》                        
    (4)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材料二:“‘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三:西周初年周天子采取了一系列制度用以维护统治,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王室势力日益衰弱。
    材料四: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尼罗河是上天赐予埃及的赠礼。”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
    (1)材料一应出自哪部法律?它是由哪一个国家的国王颁布的?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
    (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初期采取哪两种制度来巩固统治、维持秩序?
    (4)试用史实说明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2014年,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将提交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目前申遗工作已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大运河、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我国同时进行的两项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我省是全国唯一同时承担这两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任务的省份。

    图 一                 图 二           图 三

    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一个条件是“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图一所示世界文化遗产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哪个阶段?

     图二因“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而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指出它代表了哪种思想或信仰? 这种思想或信仰与图三有何关系?

    申遗不仅是为了使文化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开发、利用文化遗产。2014年,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将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就如何有效的保护大运河、丝绸之路遗产建言献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商朝,定都阳城,我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

    错误:   改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5.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材料二 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中国北方,东部和西部结合在一起,要开发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秦统一以后,对开发国土做过一件大事,就是迁徙50万身份低下的或犯了罪的人,到岭南去戍守,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这对中国以后逐步开发南方起了很大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1000多年的时间。
    材料三 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发大西部。元以后,实际上在东部的南北,没有再出现分裂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西部。但是元以后中国缺少开发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 9世纪开发西部,以至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涉及了南方的开发过程。到宋代出现的什么谚语证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6. 1)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中国

    (2)亚非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延续不断传承至今的是哪个国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今山东境内),曰齐。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尚父”指的是谁?他建立了哪一个诸侯国?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看出构成诸侯的是哪些人?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亚非文明古国,现在大多是发展中国家,某一国际组织准备探究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实地考察。如果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他们的考察团最好到哪几个国家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观察下面四幅地图,回答问题。

              图一 西周形势图                                    图二 秦朝疆域
     
           图三 西汉初年局部示意图                                          图四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图四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地方行政制度?
    (2)图一中的地方行政制度的积极作用如何?
    (3)图三中的地方行政制度造成了什么问题,统治者采用了什么方式解决的?
    (4)图四和图二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关系?
    (5)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姜尚,即姜子牙)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封弟叔所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地方的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17世纪初,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德川幕府将军手里。将军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即诸侯)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他必须听命于将军。
    1871年,明治政府废除全国的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大名得到优厚的补偿,迁到东京居住。
    ——选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指出受封的主要对象。材料二中,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三中,为改变幕府统治下日本的封建割据状态,明治政府在地方上推行什么措施?与秦始皇的措施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相同的作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