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是我国出土的商朝文物的拓本。拓本中的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三旗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2. 文物反映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三旗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3. 右图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在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由此可知毛公鼎属于(   )

    A: 酒器
    B: 食器
    C: 乐器
    D: 礼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预测卷
  • 4. 史书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商朝
    B: 战国
    C: 西周
    D: 夏朝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0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6月份)
  • 5. 人类文明是多样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和中国人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的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三: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坦普尔《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

    材料四: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忠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暮式上的主旨演讲

    根据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古代亚非文明一览表填写完整。

    发源地

    文明名称

    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北非的 流域

    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是其文明标志之一

    西亚的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古代印度文明

    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

    古代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

    日本参照隋唐制度进行了哪次重大改革?依据材料概括“唐朝在世界上的声望很高”的原因。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变了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指出其中一项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兼收并蓄”,在革命和建设中分别开辟了什么道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卷
  • 6. 小张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    )
    A: 《史记》
    B: 金文
    C: 甲骨文资料
    D: 铭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早期人类活动、社会变革)
  • 7. 商周时期,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具有确立主人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表达虔诚和敬畏,象征使用者的权力和地位等作用。因之青铜器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了明贵贱,辨等列的主要器物。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青铜器用途广泛
    B: 青铜器反映等级界限
    C: 青铜器种类丰富吧
    D: 青铜器冶炼技术高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早期人类活动、社会变革)
  • 8.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发掘了曾侯乙墓(墓主人为战国早期的诸侯国曾国的诸侯,名叫乙),共出土了包括九鼎八簋和编钟在内的文物万余件。该墓九鼎八簋的出土,说明(    )
    A: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B: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
    C: 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出现在战国
    D: 礼乐制度当时已遭破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早期人类活动、社会变革)
  • 9.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1978年我国出土的战国乐器中最珍贵的、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 古筝
    B: 鼓
    C: 瑟
    D: 编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早期人类活动、社会变革)
  • 10. 1899年,王懿荣对“龙骨”这味药朝廷了反复推敲、对比、拼合,确定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是一种文字。这就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汉字。这就是(    )
    A: 隶书
    B: 小篆
    C: 楷书
    D: 甲骨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中国古代史(远古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