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方面有何特点?
    材料二、三、四都反映了发生在哪个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措施。
    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分析导致商君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四则材料均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由原来的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形态是指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能够代表春秋时期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是(   )
    A: 钻孔石斧
    B: 骨耜
    C: 铁犁铧
    D: 铜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大学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列举春秋时期出现的著名霸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大学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商卫鞅为左遮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

    材料四: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材料三表明商鞅在变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
    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百色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7.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②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③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④统一度量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百色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8.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一般是指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一般是指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春秋时期结束于(    )
    A: 公元前5世纪后期
    B: 公元前5世纪前期
    C: 公元前4世纪后期
    D: 公元前4世纪前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中段教学反馈练习试卷
  • 10.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到战国初年只有十几个诸侯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
    A: 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B: 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C: 社会文化高度繁荣
    D: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中段教学反馈练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