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各国之间的争霸称雄
    B: 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C: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D: 各国之间的激烈战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百色市德保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水平测试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1  春秋铁制农具

    图2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积极意义?
    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熊家岩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大大促进了农业上生产的发展。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煮盐、冶铁、漆器制作 等部门发展起来,齐国的丝织品制作,楚国的漆器制造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者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肆”里。

    材料二: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改革,确立 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雇。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 期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依据材料二说出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改革的主要目的。
    商鞅在军事上采取的变法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说“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材料三中“书同文字”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项措施?这项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巴东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水平检测试卷
  • 4.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 霸主的地位。下列诸侯中最先称霸的是(   )
    A: 秦穆公
    B: 晋文公
    C: 齐桓公   
    D: 楚庄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巴东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水平检测试卷
  • 5.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人才辈出。楚庄王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候为取得优势,不断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下列不属于春秋霸主的是(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秦孝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劳作方式从千耦其耘(集体耕作)转变为个体农耕的主要原因是(   )
    A: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B: 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改善了生产条件
    C: 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
    D: 各国竞相变法、改革的推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历史期中样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秦孝公“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资治通鉴卷第二·秦孝公》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代】·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孝公为什么会认为“丑莫大焉”?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与材料二、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璧山区八校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图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二   战国形势图

    材料三: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楚、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他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地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 也为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管彦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

    材料四: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观察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指出图中诸侯国从数量上和疆域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 化?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根据材料四谈一谈,你认为变法的内容会得到什么人的支持?或者会得到什么人的 反对?(任选一问进行回答,并说明理由)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重大变革的感悟。(言之有理即 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璧山区八校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10.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段材料反映 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 诸侯一心,辅佐周王
    B: 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 中央集权,四海归一
    D: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璧山区八校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