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

    材料一: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文物图

    图片_x0020_100005

    图片_x0020_100006

    图片_x0020_100007

    图片_x0020_100008

    骨耜(挖土)

    石铲(翻土)

    石刀(切割)

    铁犁铧(耕地)   

    浙江河姆渡出土

    陕西半坡出土

    陕西半坡出土

    河南辉县固村出土  

    材料二:历史上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汉初统治者,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汉文帝、景帝、光武帝及唐太宗统治时期,减轻农民的赋税等措施,推动垦田面积大量增加。

    宋朝时,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天下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明朝农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从南美引进玉米、马铃薯等新作物。清前期耕地面积增加,改进种植技术,推广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

    材料三:(这一水利工程)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修和修整,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此工程处于震区却没有损毁和垮塌,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主体工程基本完好、安全。

    图片_x0020_100009  

    材料四:由于农耕生产始终受到重视,总结农业经验的农学著作相当多。农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突出内容。

    谚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

    谚语:冬耕宜早,春耕宜迟。

    ——明朝时期《农政全书》

    联系所学,写出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广泛使用的农具名称和它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联系所学,依据材料二,说明以下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第一,秦国通过土地制度的调整,鼓励生产,国力增强。

    第二,汉唐统治者通过降低赋税,发展农业生产,出现社会稳定的治世局面。

    第三,宋代南方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第四,在继承的基础上,明清时代的农业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请写出材料三图文描述的水利工程的名称。并概括此工程的历史功绩。
    联系所学,写出材料四中任意一部著作在农学史上的地位。
    综合上述所有材料和自身理解,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至少两个角度)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2.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 都江堰的修建
    C: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0年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 3. 以下列举的历史上对重用人才的事例符合史实的有( )

    ①周武王任用吕尚,周部族日益强盛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首先称霸

    ③刘备重用诸葛亮,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④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 4.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小李同学绘制了一张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B: 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C: 八王之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D: 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卷
  • 5. 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出现于春秋时期,代表较高发展水平的工具是 (   )
    A: 钻孔石斧
    B: 骨耜   
    C: 青铜铲
    D: 铁犁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卷
  • 6. 以下能够用于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根本原因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卷
  • 7. 如图反映的主题是我国古代(    )

    A: 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
    B: 铁器的应用情况
    C: 小农经济的发展情况
    D: 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8.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春秋时期社会形势的是(    )
    A: 图片_x0020_100001
    B: 图片_x0020_100002
    C: 图片_x0020_100003
    D: 图片_x0020_100004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片_x0020_306

    材料二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秦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史记.商君列传》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请指出其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
    导致商鞅“车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九龙坡区石桥铺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月考试卷
  • 10.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首《赵氏孤儿》讲述了义士程婴等人为了救忠良之子赵孤,舍  子舍己将其藏于盂山,保下赵氏一脉的故事。追根溯源,没有藏山藏孤 15 年的忠义历史,就不会有日后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出现。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原属于春秋时期的(   )
    A: 秦国
    B: 晋国
    C: 齐国
    D: 楚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