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有误的选项是(    )
    A: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推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
    B: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 明朝废丞相——封建专制发展到顶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评估试卷
  • 2. 按照西周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期,郑庄公却享九鼎,这说明(   )
    A: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
    B: 周王室失去了制鼎技术的垄断权
    C: 全国铜的产量巨大,便于制鼎
    D: 造鼎技术下移,生活水平提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武穴市百汇学校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下列春秋霸主中在今天的山西称霸的是(   )
    A: 齐桓公
    B: 秦穆公
    C: 楚庄王
    D: 晋文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关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4.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诸侯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不应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整个十九世纪期间,文艺复兴所解放出来的西方文明的思想正集中于仍有待进行的创造性社会和政治改造事业。一股在人类力量和物质生活状况方面发生普遍变化的浪潮冲刷着世界,使得这一变化成为可能的是那解放了的思想最初在科学上的努力。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社会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变革使得思想学术上出现了什么繁荣局面?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影响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类力量和物质生活状况方面的浪潮”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浪潮出现的原因。
    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概括指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 5.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 晋文公称
    B: 齐桓公称霸
    C: 越王勾践称霸
    D: 楚庄王称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标志着战国时期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的是(    )
    A: 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 农业技术的进步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农业产量的提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农业经济是立国之本,固国之本。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材料三:(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国郡务劝农桑……“

    材料四(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材料二中的图片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据此可以证实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怎样的基本史实?简要评价这一史实的作用。
    材料三说明汉景帝重视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根据材料四,简述东普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从两个方面回答)并说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综上所述,你认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此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
    A: 春秋争霸
    B: 商鞅变法
    C: 战国兼并
    D: 楚汉之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有一幅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 春秋和秦末
    B: 春秋和战国
    C: 战国和汉初
    D: 秦末和春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最为先进的是(    )
    A: 钻孔石斧
    B: 骨耜
    C: 铁犁铧
    D: (青)铜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