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什么时间进行的变法?
    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结合当前改革开放,谈谈商鞅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西汉昭帝时的贤良文学之士认为商鞍的严酷刑法是造成秦朝快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东汉思想家王允在《论衡·书解篇》中写道:“商鞍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表明(    )
    A: 《论衡·书解篇》的评价客观可信
    B: 汉昭帝时的贤士都对商鞅存在偏见
    C: 《论衡·书解篇》的评价毫无根据
    D: 人们对事件的评价角度存在多样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都江堰的治理坚持“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这是其经久不衰的关键因素。这说明都江堰的修建注重(    )
    A: 设计精巧美观
    B: 政府的扶植
    C: 人与自然和谐
    D: 人民的支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国家改革】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七年级教材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哪句?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依据材料三,你认为该变法是否成功了?材料中哪句话体现了变法结果?
    这次变法在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收心试卷
  • 5. 《商君书•境内》对商鞅变法有着这样的记载:“能得甲首(指敌军甲士之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从材料中所反映的措施来看,商鞅变法有利于(    ) 
    A: 加强中央行政权力
    B: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C: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 .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第1-4单元)
  • 6. 大事年表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辅助材料,它是把以往发生过的较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以下古代战役大事年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                
     

     时间 

     
     

     地点 

     
     

     参与诸侯国 

     
     

     战役简述 

     
     

     公元前342年 

     
     

     马陵、梁赫 

     
     

     魏、齐、韩 

     
     

     魏败韩于梁赫,齐败魏军于马陵 

     
     

     公元前353年 

     
     

     桂陵 

     
     

     齐、魏 

     
     

     围魏救赵,魏师大败 

     
     

     公元前262年 

     
     

     长平 

     
     

     秦、赵 

     
     

     秦军坑杀赵国40万降兵 

     
    A: 西周分封
    B: 春秋争霸
    C: 战国形势
    D: 楚汉之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第1-4单元)
  • 7. 不断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材料二: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原来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社会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材料四: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三反映的是哪两次社会改革?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的相同积极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中我国的“农村改革”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其历史作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检测试卷
  • 8.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过程
    D: 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收心试卷
  • 9. “和谐”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思想和谐】

    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谁?这一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称作什么?

    【政治和谐】

    写出两例汉朝时期出现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

    【自然和谐】

    都江堰的建成使哪一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主持修建这一水利工程的是谁?

    【感悟和谐】

    作为中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怎么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山市临江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有学者认为,都江堰的开凿使成都平原渠河纵横,“灌溉蜀郡田畴以万亿计,蜀用富饶,号称陆海”,灌溉之利与航运之便使成都成为古代著名的繁华都市之一。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成都平原在古代的地位
    B: 成都平原水旱灾害减少
    C: 都江堰工程技术水平高
    D: 都江堰产生的社会功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