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它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 -留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改编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组织修建都江堰的杰出历史人物。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诗人岑参在《石屎》诗中说:“江水初荡矞(yù),蜀人几为鱼……始知蜀郡太守,伯禹亦不如。”“蜀郡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 治理黄河
    B: 修筑都江堰
    C: 奖励耕战
    D: 发明水排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一百七十余国,经过二百余年的兼并,小国已被消失殆尽:到战国时期,只剩二十个左右国家。它们仍是日以杀伐兼并为事,战国中期以后,开始形成了七个大国争雄的局面……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黄鹏: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变法是成功的

    刘芳:商鞅因变法触及旧贵族的利益,惨遭车裂而死,变法失败了

    材料四: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一,分析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七个大国”请任举两例。
    根据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农民支持商鞅变法的理由是什么?
    你支持材料三中谁的观点?你认为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秦国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大冶市第五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4. 在四川有一座20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经受住了“5·12”汶川大地震的考验,它就是( )
    A: 都江堰
    B: 长城
    C: 灵渠
    D: 通济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大冶市第五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5.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早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表明都江堰(    )
    A: 主要功能是防洪
    B: 工程浩大,设计科学
    C: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长垣市统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6. 某七年级兴趣小组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判断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 分封制的实行
    B: 春秋时期的经济情况
    C: 周王室衰微
    D: 春期时期各国的改革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

    材料二:新法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怕老百姓不相信,于是在成阳市场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大木杆,招募百姓中有能把它搬移到北门的,赏十金。百姓奇怪,没人敢移。又宣布:“能搬移的给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搬移了木杆,就给了他五十金。

    材料三:新法实行了一年,秦人到国都投诉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在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行不通,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将依法惩办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刑,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第二天,秦人都守法了。

    以上材料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时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请概括材料一中的奖励政策
    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商鞅这一做法的目的。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商鞅执法的特点。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柳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下列哪项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

    A: 灵渠
    B: 大运河
    C: 都江堰
    D: 三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柳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数据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措施中的(    )

    时间

    秦与六国交战

    战争结果

    全胜

    失败

    互有胜负

    商鞅变法到秦王嬴政即位前(共109年)

    65次

    58次

    3次

    4次

    A: 确立县制
    B: 严明法度
    C: 鼓励耕织
    D: 奖励军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柳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是(   )
    A: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D: 改革户籍,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清市京华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