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一: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①商鞅变法采取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等措施
②商鞅变法取得富国强兵之效
③商鞅变法为秦国强大奠定基础
④商鞅变法是战国最成功的改革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材料二:商鞅进行变法前夕,曾与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代表奴隶主旧势力的贵族们说:“现行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改!”商鞅理直气壮地驳斥他们说:“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陈规,结果都使国家灭亡。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下图反映的是他们辩论的情景。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中的“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进入组卷